【爱传媒黄珊珊专栏】社会住宅多元模式,由5位8年级生打造的80户公共住宅,创造老屋新生命!
9月25日下午到文山区拜访玖楼团队,台北市财政局透过资产活化的方式,与包租代管团队第一个公地民营合作案例,用两年时间把几乎废弃的眷舍打造成为80户公共住宅,实现多元公共住宅模式。
台北市是一个国际级的都会,虽然让年轻人可以在此筑梦、追梦,但所带来的外部成本就是房价的高不可攀,因此柯文哲市长在2014年上任就极力推动居住正义专案,至今盖了1万多户公共住宅,同时也推动租金补贴、包租代管等政策,希望能透过多元的手段提供在台北市打拼的人可负担的住宅(affordable housing),而且是政府也可负担的永续经营方向。
虽然「台北居,大不易」,台北市政府面对土地的稀缺,公地民营的共享住宅方案为台北市多元的公共住宅模式提供另一种实践的可能。
玖楼团队投标财政局的老屋新生计划,公私携手合作,把旧的眷舍打造成安居住,公设共享的共同生活空间,藉着赋予老屋新住,创造新的价值,让公共住宅形塑成一个更符合当代的生活剧本,在社区实现共享经济,创造人与人更有连结、人与环境更永续的生活方式。
作者为台北市副市长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