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雄爱河经常发生水色异常变化,导致民眾误以为是发生严重水污染,高市府环保局3日在爱河之心举办爱河水生态保育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及民眾了解水色异常变化,大多并非污染造成,而是因为季节转换,藻类大量繁殖所致,学生们纷纷表示实地学习让大家受益良多。
民眾时常发现爱河水色有异常变化,向相关单位陈情有水域污染的问题,但实际上爱河产生变色现象大多并非污染造成,只是季节转换过程中,因为天候、温度及湿度的因素,让藻类有大量繁殖的状况,并无毒性,且只要冬季来临自然会渐渐消失,回归正常水色,不会对民眾健康造成影响。
爱河沿岸约有50万市民居住,在高市府各局处齐心推动爱河河川水质改善作为之下,整体水质已有明显改善,根据水质检测数据发现,爱河今年1至8月全流域平均河川污染指数为4.52,相较去年同时期整体改善率达9.1%。
环保局长张瑞珲表示,爱河为高雄重要水域,虽近期藻类繁殖遭民眾误解陈情水域污染,但透过环境教育活动,有助于消除民眾的疑虑,并发展为环境教育题材,强化学生对爱河的认识。环保局也会长期监测爱河水质情形,若有不法排放水污染情形,则会加强查缉严惩不贷。
此次爱河水生态保育环境教育活动,环保局特别邀来臺湾湿地保护联盟讲师郭进国解说爱河沿岸生态及藻类生长原因及水色变化成因。此外,也让学生分组进行「水质检测」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质检测的方式,并让大小朋友使用显微镜近距离观察藻类型体样态。
高市龙华国小学生方靖汝表示,此次参加爱河水生态保育环境教育活动让她受益良多,除了了解爱河的相关故事,也让她得知爱河会因为不同藻类大量繁殖,而有不同的水色变化,平时在学校只能藉由老师或课本讲解学习,相对比较抽象,而实地观察及亲自动手操作相关实验,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相关原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