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阿保(化名),平时除了有抽菸习惯,也因为工作关系时常喝酒应酬,加上本身又是肥胖体型,家人们都非常担心他的健康状况。去年父亲节时,家人安排他去做全身性的健康检查,发现除了有高血压外,透过肾臟超音波竟发现肾臟长了肿瘤,经由泌尿科医师确诊为四公分大小的肾细胞癌,幸好肿瘤体积不大又无转移迹象,最后安排部分肾切除手术后,病情已获得稳定控制。
●沈默的杀手「肾细胞癌」 早期无症状有症状时已晚期
马偕医院泌尿科李致樵医师表示,肾细胞癌就是我们常听见的肾臟癌,由于初期几乎没有症状,患者难以察觉,大多是在健康检查或治疗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另外有少部分患者因为尿液潜血、腰部摸到硬块或是有腰痛的症状而确诊肾臟癌,通常此类患者被发现时多半已属中晚期癌症。
李致樵医师进一步说明,肾细胞癌好发在60-70岁年长患者,男女比例约3比2,好发原因为遗传或是偶发性,目前台湾肾细胞癌人数逐年攀升,每年都有破千人次,并且有年龄下降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抽菸、肥胖、高血压、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以及多种食物毒素等,都有可能增加罹患肾细胞癌的机率,民眾千万要小心。
●早期肾细胞癌治疗以手术为主 晚期为手术加药物
李致樵医师表示,临床上治疗转移前的肾细胞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即使是已经转移的末期肾细胞癌,在给予药物治疗之前,大部分的泌尿科医师还是会以手术方式将原发的肾细胞癌肿瘤切除,做为第一线的治疗选择。目前标准的手术治疗为「部分肾切除手术」,治癒肿瘤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肾臟功能,当肿瘤太大或位置太近肾臟中心时,仅能选择「肾臟全切除手术」,而当肿瘤太小(<4cm)且病患是不适合手术的状况,则可使用冷冻或射频疗法。
李致樵医师进一步补充,肾细胞癌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晚期已转移或是復发的肾细胞癌,使用的药物包括传统的标靶药物治疗及近几年兴起的免疫疗法,这两种药物都需要持续性治疗,但因为採全身性疗法,药物副作用会比较大。
●定期健康检查并保持良好作息饮食 健康无烦恼
李致樵医师提醒,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快速,目前使用手术及药物治疗肾臟癌都有不错的效果,为了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建议40岁以上的民眾每年应定期接受验尿及肾臟超音波检查,当发现有问题时就要找泌尿科医师进一步谘询与治疗。
另外,平时养成良好生活作息,避免抽菸、喝酒以及过度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就能确保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