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前于半导体峰会上,要求全球半导体大厂交出机密资料,并认为投资半导体产业不能再等,否则中国大陆便握有主导地位。
不过,美国对于中国大陆科技发展的疑虑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19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当时就禁止一位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离开美国,就是在中国大陆有「航天之父」之称的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二战结束,钱学森被派往德国调查火箭技术。1946至1949,先后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不过,1950年起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钱学森临时拘留在特米诺岛监狱里15天,虽然很快被交保候传,但也和美国移民局展开了长达5年的法庭诉讼。
直到1956年,艾森豪总统和美国国防部认为,钱学森掌握的机密资讯可能被最新研究所超越,因此同意钱学森离开美国。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到北京;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首任所长,这是他在中国大陆第一个职务。当时加州理工学院院长说了一句意义深远的话:「钱学森回国绝不是去种苹果树的!」
钱学森除了是中国大陆的「航天之父」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发明「钱学森弹道」。
导弹又分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是利用喷射引擎和机翼,不飞出大气层,例如战斧导弹,射程2500公里,0.7马赫。
另外是弹道导弹,是火箭推进,可以飞出大气层,燃料烧完后就以惯性作用向下,大约可以达到4以上马赫。阿波罗大空船的运载火箭就是火箭推进。
至于弹道导弹的弹道轨道,乃一德国人桑格尔想到,先把导弹发射到太空,在进入大气层后,就会发生打水漂现象,经过数次后,射程会变成非常远,称为「桑格尔弹道」或「助推跳跃弹道」。不过后来德国战败,此构想不了了之。
后来钱学森发明「助推滑翔弹道」,钱学森于1945年是美国国防部空军上校,被派到德国,接触这方面的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导弹在大气层打水漂不容易控制方向,于是让导弹进入大气层后,不再弹出大气层,在大气层下方滑翔,又称「钱学森弹道」。
而导弹没有机翼,无法利用「柏努力定理」在空中滑翔,于是钱学森想到「乘波体」,当飞行器速度超过音速,声波会彼此嵌套,称为「衝击波」,挤压空气后形成「空气墙」,飞行器其实是在「衝击波」上面运动,此现象称为「乘波体」,亦即「乘波体飞行器」。
到了1960至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飞弹和卫星都试射成功。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于北京病逝,享耆寿98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