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调查预测,未来5~10年内,台湾长照需求将会大爆炸。每个人有朝一日都得面对「高龄风险」,你对自己的风险掌握有多少?
从「高龄化」走向「高龄社会」,台湾只花了短短25年,比美国快将近3倍;再迈向「超高龄」,速度还会更快。
9月10日,内政部公布最新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高龄人口10年暴增50%,从244万人增加到367万人。同时「生不如死」情况还在恶化中,截至8月底,全台人口较去年同月少了12万,不仅人口老得快、扶养比也变重。
2025年,我们即将迎来一个超高龄台湾,但要织出一张坚固的安全网,接住所有人,政府、企业似乎还没做好准备。产业链往后10年间该做什么?民眾又有哪些自保措施可先做?
●长照需求大爆炸? 工研院:5~10年内将发生
南山人寿与工研院携手发表台湾第1份「长照产业白皮书」,针对台湾35岁以上民眾,深度调查长照巿场现况。
工研院生活与生医组组长张慈映指出,根据调查,未来5~10年内,台湾将涌现大量长照需求,但与此同时,超过8成人却认为长照资源明显不足,更有9成人忧心老年照护问题。
究竟长照资源的缺口在哪里?调查发现,民眾认为补助金、服务时间、服务人力3者不足。张慈映说,工研院盘点台湾长照产业地图发现,长照与照护是目前政府、民间机构着重推动的项目,但仍有4成以上民眾对于政府推动的长照政策不够理解,观念推广上还有努力空间。
张慈映也分析,除了长照服务以外,研究团队还观察到2大方兴未艾的「长照次产业」,一是居家服务、二是健康促进服务。前者包括食、衣、住、行、育、乐等全方位需求面向的到府支援,她认为目前仍处于需求庞大,资源却四散、未经妥善整合的阶段。举例来说,临时得请人来家里打扫、或做一顿饭,一时间却会不知从何找起,求助无门。
后者「健康促进」,则包括復能、延长健康余命方面的服务,相较治疗,更着重于老化预防。她认为相关商机仍在茁壮中,针对前述资源,她期待未来民间能出现更强大的整合力道。
●我很健康,也有「高龄化风险」?你没算好的3种支出
「我不是健健康康的?也会有风险吗?」听到高龄化风险,不少民眾都涌现类似疑惑。南山人寿商品精算暨数据管理资深副总陈维新指出,国人对「高龄化风险」、「长寿风险」的认知明显不够,但错估风险,也更容易拉高风险。根据南山人寿代理总经理范文伟报告,试算高龄化风险时,可由以下面向着手:
1. 长寿风险:生活费约700万元
基于我国法规,不少民眾会选择在65岁时退休。但过去退休后顶多活10~20年,现在国人平均寿命81.3岁,还有很多人动辄活到百岁。据统计,退休后平均每月生活费要3.5万元,如果65岁就离开职场,不含医疗费用,需准备高达700万元的退休金,负担将会非常沉重。
2. 长期照顾风险:看护费约300万元
国人不健康余命平均达8.47年,老年长照需求增加,65岁以上的民眾,平均有长达8.89年都需要被照顾。本籍看护月薪约5~6万元、外籍看护月薪约2~3万元,试算聘请1名外籍看护,每月支出3万元,则需准备约300~400万元的长照费用。
3. 伤病风险:医药费年付8~10万元
前述2项风险,还不包括身体机能退化、伤害或疾病的医疗支出。据卫福部统计,65岁以上人口平均每年医药费(健保自负额)就达8~10万元,若为牙口问题等健保没有给付的自费项目,成本还会更高。
●青壮族近4成无准备金 长照试算思考2件事
工研院调查还发现,不论是35~54岁的青壮族,还是55岁以上的乐龄族,准备金的主流处理方式,都是透过购买医疗险、储蓄、投资理财等3种。但调查同时也指出,近4成青壮族由于缺乏足够收入可供支配,所以还没开始准备老年生活的预备金。
陈维新也推荐民眾,可多善用线上的试算工具,比如南山人寿架设「乐龄好靠山」网页,无论几岁,都可以试算看看未来高龄的风险和成本,顺便计算每月该存多少钱才够、几岁时能达成准备目标。
陈维新建议,制定退休规划时,可以从预期长照品质、退休后工作规划这2个面向出发思考。预期长照品质,指的是未来自己进入被照顾状态时,期望的照护规格、居住环境、食衣住行面向能达到的品质,比如想住在家、住安养院、或找看护?需衡量个人偏好、身体健康状态。至于退休后工作规划,则要思考如果收入减损,需要补偿多少金额、这笔钱又该从哪来?
●业者建议:实物、财务双重保障
我国政府的长照制度,目前採「实物给付」为主。陈维新说,由于实物给付额度有限,他建议民眾做退休规划时,以实物搭配财务的做法,替个人高龄风险建置安全网。具体操作上,可将长照2.0列为第1层基本保障,再搭配投保商业长照险或失智险,做第2层保障,或能分担老年时收入不足、临时增加的辅具或居家修缮支出,不无小补。不过所有投保规划,仍应回归个人期望的长照环境,及早思考、及早开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