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317)董事长刘扬伟表示,集团透过构建营运本地化(BOL)的创新模式,积极建立电动车出海口,除了已拍板的中国大陆、美国及泰国外,后续在欧洲、印度、南美都会有生产基地,目前正磋商洽谈中,将在2024年前敲定并陆续公布。
三三会今(20)日于台北国宾举行10月例会,邀请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进行「台湾电动车的转型与挑战」专题演讲。刘扬伟指出,鸿海在推动催生的MIH联盟中,主要贡献底盘平台及软体平台,并建立电动车出海口,使规模得以扩大。
其中,鸿海建立出海口的方式,是以构建营运本地化(BOL)的创新模式布局区域制造,将全球分为5、6个区域,与在地业者合作制造,如在中国大陆携手吉利、东南亚携手泰国国家石油(PTT)、美国则买下Lordstorm俄亥俄州厂房及设备。
刘扬伟会后受访时表示,鸿海在欧洲、印度、南美都会有电动车生产基地,目前正洽谈磋商中,因为可能有些资讯揭露(disclosure)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对外宣布。其中,以欧洲进展会比较快,地点虽还不能透露,但会与德国车厂间接合作。
至于在印度,刘扬伟表示将循泰国模式、採取BOL模式布局。对于南美是否可能选择在墨西哥生产,刘扬伟则表示,墨西哥现在俨然成为中南美洲非常重要的生产重镇,很多企业都往那边投资,因此非常有可能。
对于中国大陆限电策略可能影响工业用电,是否影响集团营运生产,刘扬伟对此回应,中国大陆的状况属于政策限制,并非用电需求大于供给状况,因此相信对工业生产影响不会太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