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乳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提醒,台湾乳癌有年轻化的趋势,且根据临床研究,年轻型乳癌普遍肿瘤较大、恶性度高、增生力活跃且易转移,让病友长期笼罩于復发或转移的阴影。
今年45岁的Tiffany,因家族史和乳房纤维囊肿,10多年定期追踪乳房检查,但结婚、生子计画让定期筛检延宕2年,正当她准备尝试第3次人工试管时,乳癌竟来得让人措手不及!当时才刚满40岁的她,不仅对乳癌治疗不了解,也不认识病友团体,孤军奋战的感觉令她恐慌又无助。
经歷2次乳房切除手术后,这才发现肿瘤已扩散至内乳淋巴结,Tiffany随即开始9次化疗、30次放疗的辛苦疗程;没想到不到5年的时间,在今年8月的例行检查中,她再度被医师宣判乳癌转移至双肺、骨头与右颈淋巴。
「说真的仍是害怕的,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不知道疾病如何变化。」面对晚期转移性乳癌,未知的漫漫长路让Tiffany感觉有些无力,不过她乐观地说,因为参与了病友社团,许多女孩们相互分享经验、加油打气,「让我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她也了解晚期乳癌仍有许多治疗选择,担忧与害怕也减少许多。
乳癌可分为不同亚型与期别,各亚型的治疗选择与復发转移风险各异。曾令民强调,近两年在乳癌各亚型治疗上都有很显着的进步,乳癌治疗包含化学治疗、抗荷尔蒙治疗、卵巢抑制、标靶治疗与免疫疗法,皆可依据不同亚型打造个人化方针。例如国内乳癌患者约7成为荷尔蒙阳性、HER2阴性,晚期復发或转移性停经前乳癌治疗上,第一线可使用CDK4/6抑制剂搭配荷尔蒙治疗,对于病患治疗存活期、生活品质皆有大幅改善。
乳癌病友团体「花样女孩GOGOGO」创办人潘怡伶分享,社团中多数病友正值人生精华时刻,规划着结婚生子、求学工作与理想实践,一旦遭遇乳癌復发或转移,从原本「一期乳癌」跳级成「乳癌四期生」,所有规划被迫暂停。面对关系改变、无法生育、经济负担,甚至进入漫无止境的治疗当中;尤其过去乳癌治疗选择有限,伴随的副作用常让人苦不堪言,影响生活品质与工作能力,往往陷入更加绝望的深渊。
曾令民提醒,现今乳癌个案管理师配置和病友社团发展相当成熟,并且有完善的医疗团队,提供精准且多元的照护建议,病友们若能有一同作战的伙伴相互扶持、倾诉,帮助自己迅速整顿好心态,才能更正向勇敢地迎接抗癌长期作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