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陆食品新制明年将上路,食药署日前接获陆方简便申请管道通知,可协助包含肉制品、水产品、包馅麵食(如凤梨酥)等18类业者向大陆进行「包裹式注册」,限10月底前完成。为此,食药署要求业者22日前完成填报,但867家业者注册后,仅529家完成资料填报,食药署将展开第2阶段催办作业,要求业者补件,协助于月底前完成「包裹式注册」。

食药署食品组组长蔡淑贞上周表示,过去我方输陆食品,只有肉与肉制品、水产品、乳品、燕窝与燕窝制品4类需注册,注册方式为「企业申请注册」,须检附5种文件,即主管机关推荐函、企业的名字和申请书、企业本身的檔案(如职业证照、国内合法设立的基本资料)、制造生产符合法规规定的声明及卫福部审查报告。

大陆今年4月12日正式发布「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要求全世界所有输销大陆的食品生产、加工、贮存企业,明年起,皆须向大陆海关总署申请注册。新制上路后,所有食品都需注册,其中4类、14类食品都必须採「推荐注册」(4类产品年底前仍可依原程序办理),而非4类、14类的其他食品,则需採取「企业申请注册」。

4类食品为肉与肉制品、水产品、乳品、燕窝;18类则是肠衣、蜂产品、蛋、油料、调味料、包馅麵食(如凤梨酥)、坚果等。根据财政部2020年统计,当年度输陆产品出口总值有321亿元,其中4类产品为67亿元、14类为121亿元、其他食品则有133亿元。

日前食药署接获陆方通知,可协助4类、14类业者进行「包裹式注册」,但限10月底前完成,为此食药署也要求业者22日前完成资料填报。目前期限已到,截至10月23日凌晨,上网提出申请的业者有867家,完成注册资料填报的业者有529家,等于有338家业者未完成填报。食品组副组长郑维智表示,食药署将展开第2阶段催办作业,以电话、电子邮件方式,向这些业者了解意愿、要求补件,协助有意愿将产品输陆者于月底前完成「包裹式注册」。

#注册 #业者 #食药署 #填报 #输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