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们在年纪大到可以端起食堂的托盘前,就在担心发胖——对体重感到焦虑,在学龄前就可能浮现。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小学女生会监测自己的体重。到青春期时,多达一半的女孩都做过「极端」的节食,包括禁食、呕吐,以及使用泻药和减肥药——坐在你汽车后座上的两个女孩之中就有一个是如此。
林迪.韦斯特(Lindy West)在她的回忆录《女大当自强》(Shrill)中写道:我不在乎我们送了多少名女性进入太空;在女孩成年后会进入的这个世界中,胖女人的身体「被嘲讽、被公然羞辱,并认为这与她在道德和智力上的挫败有关。」女孩的外表不仅影响她的思想、学习和与他人的关系,还会影响她的潜能。是的,我们在促进社会反思这个问题上已经做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
因为即使一个女孩的思想能从社会限制中解放出来——妳可以成为任何妳想成为的人——但她的身体仍然承载着压迫女性的悠久歷史:妳无法以任何自己想要的样子来呈现自己。
女孩的身体仍然是一个被社会要求保留女性气质刻板印象之所在,她们仍然必须穿比基尼自拍、穿托高型胸罩和低腰紧身牛仔裤。即使一个女孩的胸怀可以变得很大,但她的身体仍被要求保持娇小。
事实上,如果你想知道我们究竟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只要请一群女孩谈论她们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你很快就会了解到,身体永远不仅仅是一个身体,而是一个女孩的价值、受欢迎的程度和潜能的标记。我们厌胖、崇拜瘦身的文化,已经将纤瘦变成一种终极的资产,并且与其他一系列宝藏连结在一起:财富、智慧、朋友。
女孩,特别是那些白人或富裕的女孩,被灌输纤瘦的人在各方面都会成功,而超重则是不讨人喜欢且是懒惰的。考特妮.马丁在《完美的女孩,飢饿的女儿》中写道,「如果妳超重,即使妳是聪明、有活力、风趣和有贡献的人,也将没机会过上完美的生活。」
纤瘦理想——一种要拥有理想的且通常是纤瘦身材的压力——分散了女孩每天工作和生活的注意力。从青春期开始,对身材的有害思想被认为是女孩罹患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且发生率是男孩的两倍。其中大学女生最容易出现饮食失调的问题。然而,我们很少谈论「身体形象」和「身材羞辱」的问题,它们已经成为女孩成长过程中的白噪音——我们知道它存在,却很少加以讨论。
确实,在这本书中採访的女孩,大多认为社会对她们大脑和身体的攻击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身为女性要承受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将女孩在她们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刻所承受的痛苦,解释为一种「过渡仪式」(就像我们长久以来都习惯了女孩要变成「辣妹」就要学着霸凌人一样),我们就是在合理化不用对此特别做什么的决定。我很久以前就知道,女孩的沉默或耸肩很少是一个「她没事」的信号,它几乎指向一个潜藏的内心挣扎。
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然保持沉默,只有在女孩明显生病时,才会对她们的身体给予真正的关注。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可将诸如节食、对身体过度迷恋和身材变形等令人不安的行为,重新命名为青少女成长过程的副作用。
正如美国国家饮食失调症协会(National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执行长克莱尔.米斯科(Claire Mysko)告诉我,我们「让那些女孩更容易看到在生活中过度在意饮食、体重和身体形象,会对生活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并且说,这不是我,我没有那么严重。」
这就是为何本章绝非探讨关于饮食失调的女孩,或是挨饿、暴饮暴食或催吐的女孩,而是关于如何为大多数年轻女性提供支持,去面对身体形象令人疲惫的日常挑战。她们是「正常」的女孩,对她们来说,对身材的监控是一种看不见的、如影随形的疾病——一种认知上的病毒——那些关于吃什么、何时吃、何时运动,以及如果妳没做到(或做不到)这些,会影响着女孩每天的活动和人际关系。
本章探讨身体——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体,它越来越成为女孩表现、努力和取胜的工具,同时也是另一个可能破坏女孩自信、勇气和真实性的部分。
在撰写本章时,我了解到赋权女孩的工作,不能只是关于她们脑袋里的想法,父母还必须了解女孩生活中身心的状况,并帮助她们重新进行两者之间的连结。本章将告诉你该如何做到这一点。
(本文摘自《女孩,妳真的够好了》/ 大好书屋)
【内容简介】
献给「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女孩&关心女孩成长的父母、师长!
帮助女孩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摆脱想太多又往坏处想的习惯,
培养正念技能,勇敢脱离舒适圈,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战!
年轻女孩如何从校园和社群的比较竞争中找回自我?如何克服自我怀疑、展开独立,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战?这是渴望表现出色的女孩,以及关心女孩却不知如何引导她们的大人所面临的难题。
长期钻研青少年议题的瑞秋.西蒙在「女孩」和「自信」主题上有近十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她发现,女孩们在学业成绩、社群媒体、外貌身材和人际关系之间纠结打转,她们追求成功背后的动力,是残酷的自我批评和对失败的焦虑;她们总是努力想扮演一位「好女孩」,却不知不觉陷入「角色超载」和「角色衝突」的矛盾中。
本书採访了九十六位年龄介于十五岁到二十四岁的女孩,并进一步访谈四十多位女孩身边的成年人,完整探讨女孩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期这段歷程的心境和考验,倾听她们的心声,一同迎接「现实世界」的挑战。
◎扭转女孩「觉得自己不够好!」六种负面讯息
为何女孩表面上看来出色,却经常感到焦虑、压力沉重和不知所措?瑞秋.西蒙发现,女孩深受「防御性悲观」的思想束缚,在面对挑战时,总是设想负面结果,以至阻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她引导女孩们扭转最具破坏性的六种负面讯息,进而改变思想和行动!
讯息1)样样都要表现出色→导致受损的自信和持续的焦虑
讯息2)避免冒自己没把握的险→降低好奇心、探索力和进行有益身心的冒险的意愿
讯息3)成果比学习过程重要→导致失去内在动力
讯息4)拥有很多选择=对生活有所掌控→假象的控制感,难以接受失败
讯息5)在高中时就要找到终生志趣→勉强形成的志趣反而误导生涯发展
讯息6)每个人都正在做且做得比妳好→导致不安、紧张和竞争的人际关系
◎发展自我意识&正念技能,坚定地说:「我这样就够好了!」
年轻女孩如何从校园和社群的比较竞争中找回自我?如何克服自我怀疑、展开独立,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战?这是渴望表现出色的女孩,以及关心女孩却不知如何引导她们的大人所面临的难题。全书以清晰的笔调,引导女孩们发展自我意识,培养健全的心态来面对考验和失败。
.女孩必须停止从世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身体。
.收入、学歷和追求物质,都无法决定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每个女孩都需要一张「失败证书」;让女孩抛弃每件事都必须表现优异的念头。
.情绪健康最为重要;女孩应该优先照顾自我。
.练习「微勇气」:每天做一些让妳稍微紧张的事;划分舒适区、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逐步付诸实践。
.培养对女孩来说最重要的关系,并懂得在追求成功时寻求支持和帮助。
.鼓励女孩每学期至少选择一项「想要」而不是「必须」的追求,将心力投注在真正喜欢的事情上。
.解开内在的「好女孩」枷锁──如果可以发表意见、展现自我并参与决策,一切都会变好。
.教女孩自我同理、正念、负责的技能,避免过度思考和自我批评。
女孩进入大学并衔接社会是人生重要的「过渡期」──过渡到新学校、新职场和新的人际交友圈,处处充满着考验。书中分享不同族群及文化背景的女大学生和社会新鲜人的生命片段,从身心健康、学业表现、社群关系到离家、求职等,透过精采案例,启发女孩更开阔的视野,培养正念技能,每天展开改变的行动!
【作者简介】
瑞秋.西蒙(Rachel Simmons)
瑞秋.西蒙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为什么她们都不跟我玩?:第一本探讨女性霸凌真相的专书》(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及《好女孩的诅咒:用勇气和信心养育真正的女孩》(The Curse of the Good Girl: Raising Authentic Girls wi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暂译)作者,美国非营利组织「女性领导力」共同创办人、史密斯学院「领导力培养」课程顾问,以及纽约休伊特学校「青少女研究」驻校学者。瑞秋.西蒙目前与女儿一起住在麻萨诸塞州西部。
【译者简介】
陈玫妏
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后研究,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亚洲研究)博士。现居荷兰,从事学术与非学术类写作与翻译工作。译有《我这样告诉我女儿》、《摆脱亲子情绪勒索,高效能合作教养11堂课》,与「跟阿德勒学正向教养」系列丛书。
>个人网站:https://meiwen.nl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