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后里区牛稠坑沟引水路改善工程第一期近完工,立委杨琼璎28日会勘续争取施做下游,让农民用水更便利。农委会允明年补助2000万元,施作第二期永久性引水道和丁坝。
后里大甲溪高滩地农田非属农田水利署所辖灌区,既有灌溉水源来自牛稠坑沟尾水,现况为土沟,存在渗漏问题,致灌溉水量不足,为增加输水效率,去年杨琼璎争取农委会及水利局1680万元办理引水路改善工程,目前第一期已近完工。
市议员陈本添指出,大甲溪北岸其实有牛稠坑沟稳定水源,却因缺乏妥善灌溉设施,让农民看得到水却用不到,希望透过灌溉沟渠逐步延伸,让区域内良田有稳定水源。陈情农民代表廖明田说,希望中央及地方再合作继续往下游施作,让灌区外农民用水能更方便。
杨琼璎表示,过去位于非灌区外农业灌排设施往往被忽略,中央不应忽视,需有效支持非灌区排水设备,水是农耕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灌区内或灌区外的农民,通通都要照顾到位,希望后续相关灌溉工程,农水署继续支持,能儘早完工,彻底解决农民长期以来为水所苦问题。
水利局副局长马名谦指出,有关后里牛稠坑沟引水路改善工程,由农委会农水署同意补助经费8成6,不足部分由水利局自筹,总经费约1680万元,办理引水路改善梯型沟731公尺、矩型沟70公尺、给排水闸门2座、便道整理731公尺,目前工程进度约96%,预定11月中完工。
农委会副主委陈添寿同意继续支持第二期引水道工程计画,改善引水道约1000公尺、丁坝工四座、蓄水池、水门及排砂阀改善,经费预估2500万元。另外,「顶湾潭河滨公园」柳川排水左岸尚未施作护岸,工程经费约3000万元,水利署同意纳入明年度预算办理改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