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大园区早年的在地捕鳗人都是在天黑时涉水捕鳗,但鳗苗文化随时代变迁逐渐流失,许多鳗苗架长年閒置荒废,导致环境脏乱,许厝港湿地办理捕鳗渔业设施创意设计大赛,总奖金高达35万元,31日举行颁奖典礼。
市府表示,每年11月至隔年2月,大园当地的捕鳗人会摸黑涉水,顺应潮流的涨退去捕捉具高经济价值的鳗鱼苗,但随时代变迁许厝港捕鳗苗文化逐渐流失,许多鳗苗架长年閒置荒废,导致环境脏乱,渐渐与海岸景观产生违和感,当地要求拆除的声浪始终不断。
市府指出,为此市府採用有效管理取代严格取缔,自2020年1月对鳗苗架进行全面普查,从老街溪至埔心溪口清查出48座捕鳗设施,并完成登记列管,要求设施所有人落实自主管理,而无主设施便立即拆除。
今年特别举办许厝港捕鳗渔业设施创意设计大赛,广邀全国设计团队参与地景艺术创作,藉由耆老介绍当地的捕鳗文化,导入新兴创作理念,用海废浮球、渔网、漂流木、瓶盖和蚵壳等物件来创作,让鳗苗架大变身。
海管处说,这次活动总奖金为35万元,最高奖金更有10万元,第1阶段有15组激烈竞图比赛,筛选出6组进行第2阶段创作比赛,最后决选南投创作团队的作品「丰收」获得金质奖殊荣。昨日所有会人士更一同骑乘自行车沿途欣赏得奖作品,鳗苗设施经由艺术家的巧手,成为亮眼的人文地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