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左化鹏专栏】香江崛起、臺湾发光、洛城殒落。

2015年,从绍兴到寧波途经慈城,我突然忆起了台湾有两位赫赫有名的慈城人物,他们就是蒋光超和应昌期。有人说,蒋光超是慈城人,也有人说,他是奉化人,慈城和奉化相距只有十五公里,都属于寧波府。

记得大学时代,中视播出蒋光超的短剧「你我他」。一时之间,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他诙谐逗趣,妙语如珠,尤其那扬州小调,乖乖隆地咚、韮菜炒大葱,带给人们多少的欢乐,他每日一唱,曲曲动听,戏中扮演的角色,举手投足,令人发噱,这个节目,在人们欢笑声中一播五年,每天推陈出新,绝无冷场。

当时,有人形容,一日不见蒋光超,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后来停播时,有人惆怅终日,有人扼腕嘆息,有人捶胸顿足,有人如丧考妣,可见他深受人们喜爱的程度。华视脍炙人口的连续剧「包青天」,幕后主唱,也是蒋光超。「王朝马汉在身边.铁面无私辨忠奸」,他中气十足,高吭嘹亮的嗓音,至今余音绕梁,令人难忘。

放眼古今中外的谐星,我最喜爱的还是蒋光超,只要想到他的音容笑貌,就忍不住发噱。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卓别林」,我却认为他的搞笑工夫,更胜西洋默剧的卓别林。

他是天生的谐星,只要站在臺上,一挤眉弄眼,就会令人忍俊不住,当今的演艺人员,又有何人能及?

他进入演艺圈,只能说是意外中的意外,偶然中的偶然。他的家世良好,叔祖父是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大伯是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復璁,姨丈是中央通讯社前社长魏景蒙。以他显赫的家世,如果致意仕途,应该前程似锦。

可是,他却舍此不由,自幼厌读圣贤书,只喜跑马斗狗,赏花玩鸟,沉溺于吃喝玩乐,稍长,他又迷上了票戏,拜名角马连良为师,习裘派唱腔,原先他可以安逸度日,快意一生。

不料,二十五岁那年,突然大地惊雷,江山易帜,仍兀自沉醉在歌臺舞榭的这名纨裤子弟,一惊而醒,在四野烽火,礮声连天声中,屁滚尿流,怆惶而逃,餐风露宿来到了香港。

昔日的锦衣玉食,彷如南柯一梦。香江的岁月实在苦闷难熬,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时香港的电影业事业正好兴起,需人孔急,为了混口饭吃,他只好一脚踏入了邵氏电影公司,不料,他这一小跨步,却成了中国电影前进的一大步。

从此,中国的演艺圈,横空出世,多了一位旷世奇芭,他能歌善舞,能说会唱,扮任何角色,都唯妙唯肖,唯独因容貌并不出眾,不适合扮小生,所以终其一生,拍过几百部电影,大都只能饰演反派和谐星的脚色。

世事难料,步入中年后,他突然小中风,康復后,眼睛变的一大一小,令人一见发噱。从此,他致力扮演谐星的脚色,终于成了中国旷古绝今的搞笑鼻祖。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YouTube蒋光超影片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蒋光超 #谐星 #中国 #有人 #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