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69岁的妇人何量诵多年来止痛药不离身,受颈背部酸痛、晕眩、呕吐所苦的她四处求医却找不到真正病因,直到一次因严重晕吐到大林慈济医院挂急诊,才发现是颈部椎间盘退化,经副院长简瑞腾手术后,成功摆脱多年病痛。

何量诵说,务农时背农药桶下田颈背部都非常酸痛,开始以为只是过度疲劳,持续吃药或做復健治疗,但病情一直未得到改善,直到一次眩晕发作到站不稳、狂吐,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才证实是颈椎椎间盘退化引起的「颈性眩晕」。

简瑞腾表示,病人看过神经内科、心臟科、胸腔科,检查脑部、心臟、胸腔都没有问题,由復健科转诊骨科后,核磁共振发现颈椎5/6、6/7节椎间盘退化,先施以「星状神经节阻断术」,暂时缓解症状外,同时也可藉此确认诊断为「颈性眩晕」,为求根治、不再反覆发作,随即进行手术,切除椎间盘、减压,并植入支架做融合术,术后症状完全解除,不再眩晕、头痛、胸闷。

简瑞腾指出,一旦颈椎椎间盘因退化、外伤、或反覆抬头、低头的过度动作「激惹」到周围的交感神经干,就可能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全身上下不舒服,但大多数的各科医师普遍认为颈椎退化只会造成手麻脚麻、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等典型症状,没有颈椎退化也会造成影响全身的非典型交感神经症状观念,即使核磁共振或X光影像上已发现明显的颈椎退化或错位,也无法和病人的「非典型症状」关联在一起,因而延误诊治。

#嘉义 #大林慈济 #非典型症状 #颈部椎间盘 #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