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38岁陈姓女子,日前工作时右手第三、四指基部遭车床贯穿,形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破洞,且手部软组织严重缺陷,为维持其右手功能,医疗团队採用「以皮补皮」方式治疗,取用陈女左侧腹股沟处的「游离旋髂浅穿通枝」重建补洞,让她能恢復正常生活。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郑旭棠指出,陈女被送到医院时伤势虽未伤及骨头,但手部软组织缺陷严重,考量右手是她的惯用手,若功能受影响恐导致她无法正常工作,且该处伤口破洞大、无法以一般植皮手术重建,决定採「超显微皮瓣重建手术」方式处理。
院方指出,以往外科经常使用腹股沟皮瓣为以皮补皮的工具,现在医疗团队採用进化版的「游离旋髂浅穿通枝」皮瓣,其优点是从身体上较不明显的位置取出很薄的皮瓣,伤口约10公分,因皮瓣薄,相当适合用于手部显微重建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即出院。
郑旭棠强调,「游离旋髂浅穿通枝皮瓣」因血管太短且管径小,其平均动脉约0.7mm、比临床上显微手术的0.8mm还小,通常被定义为超显微手术,适合用于外伤重建,可保有受伤部位原有的灵活度,但因该处肤色与一般手部的顏色落差较大,在外观上较明显。
郑旭棠强调,通常若发生重大创伤、感染或烧伤等,较容易有软组织缺陷情况,可能导致手部外观变形、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生活,此类外伤重建主要是希望恢復患者运动与知觉功能,但也因手部外伤的情况相对复杂,医疗团队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况也会採取不一样的治疗计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