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推大数据中心,透过台北通已取得5000万笔个资惹议,北市府称只是身分识别工具,但台北市议员林亮君炮轰,实际上已成为暴吃市民个资的怪兽,质疑台北通同意书要求民眾必须授权台北通搜集「健康纪录」。
林亮君表示,北市资讯局在今年1月的专访称台北通APP显示不同局处在使用者授权下使用资料的轨迹,这样资讯的累积让知道每个市民的需求。
林亮君质疑,资讯局所描述的「资讯的累积」,就是数位足迹,藉由ID收集数位足迹,以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动作,也就是泛称的「Profiling」针对用户个人的建檔与侧写,追踪个人资料与习惯,一旦Profiling的强度上升到某个水准,就有可能成为「Surveilance」,也就是「数位监控」。
林亮君表示,未来只是利用台北通去办理某项市政服务,对方却有可能透过系统看到图书租借纪录、健康医疗纪录、进出公立运动场馆的时间等个资,许多专家学者都反对在没有更严格的法律规范下推动数位身分证,因为政府资料搜集很容易就会跨过数位监控的界线。
她更质疑,大家在申请新会员时常常没看就同意的同意书,里面明确写到民眾必须授权台北通搜集「C111健康纪录」,若只是针对实联制,只需要身分证字号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健康纪录,为何台北通要求民眾要提供自己健康纪录给市府?
林亮君指出,台北市目前利用台北通在做的事,就是利用这个App进行数位「总归户」,把各种需要不同程度个资的服务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后向民眾漫天喊价,要求市民把所有个资都一口气全交出来再说。
她说,台北通对市民要求的个资概括授权,明显违反《个人资料保护法》规定,究竟实联制、单一身分识别跟健康纪录的正当合理关联是什么?「再重复一次,台北通对市民的个资侵害,已经是现在进行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