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会九月公布中正纪念堂转型方案构想,预计以「反省威权歷史公园」为园区主轴,并建议基于转型正义价值,重新定位园区在首都中心的意义与机能,将公共空间还给民眾。促转会今天下午举行中正纪念堂转型系列座谈,台北市政府前都发局长、建筑师林洲民表示,地方选举在即,期待未来一年能听到有意竞选台北市长的候选人们,对中正纪念堂园区转型的政策立场。
台北市议员苗博雅致词时期许,中正纪念堂转型作为重要课题,却因政治敏感性而难以被充分讨论、有效推动;但现场积极参与的年轻族群显示,转型仍有可能。她认为,转型方向应破除对特定个人的崇拜缅怀,但有多种的可能性,这也应当成为首都市长选举的课题。
台北市议员吴沛忆到场致词表示,中正纪念堂起建时以公园为竞图方向,最后却被打造为纪念特定个人,也并不舒适的园区。他认为,中正纪念堂的转型不应只是政治议题,更是市政议题。不论园区的定位、市民使用的便利性乃至空间设计的美感,都应有更有高度的政策视野。
台艺大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殷宝寧指出,中正纪念堂除了曾有野百合运动,也有1600只纸熊猫、KAWS巨型公仔等大型装置艺术,云门户外公演、苏打绿演唱会、齐柏林首映等大型艺文使用。从巴黎的杜乐丽宫与罗浮宫等案例来看,园区作为臺北市最大也最代表性的开放空间之一,社会应当有更多想像。法制上若配套将纪念馆管理处转型为公园管理性质的组织,园区也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