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高浓度血小板血浆」一直一来常用于治疗关节退化、促进伤口癒合、肌腱韧带增生,但是30年来机转路径一直未解开。长春藤生物科技与台北医学大学最新合作研究发现,经活化后的PRP生长因子,是有效性的关键。最新研究成果首度获得国际证实,并登上重量级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

高浓度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简称「PRP」),是目前台湾门诊的热门治疗项目,是透过抽取自身的血液,离心后抽出生长因子,再将PRP注射至患处,可促进血管新生及组织修復、再生,目前普遍应用在肌腱、韧带、关节退化或损伤。

PRP是目前热门的增生治疗项目之一,但提升个人化有效性机转至今成谜。长春藤生物科技与臺北医学大学(简称「北医」)携手合作研究首度获得国际证实,并登上重量级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关键就在生长因子活化。

该研究以传统PRP为实验组,经3小时活化程序的PRP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活化后的PRP生长因子显着提升,并快速产生能量,在24小时内促进伤口癒合8至9成,而未被活化的PRP则需3天才能癒合伤口。证实有无经过活化程序,是PRP治疗有效性关键。

执行研究计划的台北医学大学病理学科助理教授沈耀安表示,活化后的PRP,会促进纤维母细胞走糖解代谢,快速产生能量,并减少粒线体代谢过程所产生的自由基,透过增强抗氧化酵素,压制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不仅对伤口癒合有帮助、更展现后续延缓老化研究的潜力。

#PRP #国际 #活化 #治疗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