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乐风专栏】日本时代,臺湾的屠宰业有为牺牲动物立碑纪念的风俗,称为「畜魂碑」或「兽魂碑」,目前在臺湾还留有不少块。

其中位于兰州街屠宰场的这块,立于1931年,是臺湾本岛最早的兽魂碑之一,据说因为1972年兰州街屠宰场关闭,1974年在信义区天宝圣道宫神明的指示下,迁移于庙旁。

碑文正面题「畜魂碑」三大字,旁有看不清楚的小字,疑似「昭和?中山三郎书」,左下角另嵌入一小块碑记,上书:「民国六十三年太岁甲寅五月十八日立(下方有约莫四、五个人名,已看不清)」,这是迁移的年代。

另背面有碑记,但因杂草丛生只得侧拍,文字内容系参考「信义区志」:

「天地氤氲,万物化成,品汇繁展:豕名刚鬣;犬呼卢令;马赋一索;鸡嘐三鸣;柔毛长髯,即羊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统称六畜,各具一形,屠填宰割,以供牺牲。闻声不忍,仁政哀矜;嗟尔灵魂,天外飘零。恨无宝筏,聊作云轮,欣逢商众,昭告虔诚,披肝致奠,以通幽冥,惟祈来格,鉴此香馨,望速轮转,及早超升。勒诸石碑,以表群情。

昭和六年二月 臺北屠商会聚 仝立

臺北卫生课长宫川富士松撰

举士徐鼎新书」

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由于国学程度普普,不保证正确。

这篇文章不知是宫川富士松本人所写,或是出自幕僚之手?若为宫川大作,那他的国学程度真的蛮好的,宜兰那块畜魂碑也是他撰的碑文,一样是四字一句的格式。至于徐鼎新则查无资料。

行文至此,有一奇想,若每年祭拜畜魂碑时,也是拜牲礼,那些为了祭祀牺牲同类牺牲的动物们不知做何感想?人类真是矛盾。

作者为一介小角色

照片来源:作者部落格。

●经授权刊载,原文出处:乐风的民艺笔记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畜魂碑 #牺牲 #乐风 #臺湾 #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