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校导护老师在学童上下学时指挥交通时被撞飞命危,全国教育产业总工会今天发布新闻稿指出,希望政府透过大量培训义交,或透过修法由民防人员担任导护工作,并建议透过科技执法、加重罚则,同时让老师回归教室,把老师还给学生。

对于学校导护老师问题,教育部日前回应:「危险路段可提报县市道安会报,请交通、警政单位协助」。但全教产指出,主管机关常以肇事等级未达标(A1死亡或A2受伤)为由而否决校门口或路口号志之申请设置」。

全教产认为,要保护学童,应是广为设置号志及斑马线于中小学校门口或周边道路以利孩子穿越马路,预防孩子受伤,而不是等有伤亡后才要设置红绿灯及斑马线,为何本末倒置?难道是交通部不愿意配合?

全教产说, 交通部每年都要学校呈报交通安全教育成果资料,而且要报的资料越来越多,大家拚命写作文、做假资料,但实际问题却都没有效解决,这是虚应故事?

另外,虽然有家长团体反对因单起事件就改变作法、又有大学教授指出「有效利用导护老师是合理的,不该因噎废食」,但是全教产接获基层老师反应「每天早晨导护老师通常都是班上最后一位进入教室的人,那么在马路上导护期间,班上学生的安全算谁的责任?」

基层老师反应,「交通罚则太轻,捷运喝水罚款比闯红灯还重」。全教产表示,这次导护老师遭撞事故,警方只能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开罚1800元,加上人行道未礼让行人加重刑罚2分之1」,罚则太轻,建议修法,将「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61条第一项第三款加上「各级学校交通服务队现场导护人员」。

全教产表示,指挥交通是很专业的事,应该让专业的来做,「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也指出学校导护老师不具备指挥交通的权利,指挥交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应属于交通警察和义交。

#导护老师 #全教产 #指挥交通 #罚则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