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报》报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刺胳针》日前发布了中国首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最终有效率和期中安全性分析结果。数据显示,接种14天后,重症保护率为96.0%,总体保护率为63.7%,达到世界衞生组织建议的新冠疫苗保护率标准,无一例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截至目前,该III期临床试验是中国产新冠疫苗开展的最大样本量临床试验。

研究表明,使用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肌肉注射与吸入混合接种的免疫效果优于单纯的肌肉注射。图为一位记者用纯净水体验仿雾化吸入式疫苗接种过程。 资料图片

除肌注剂型以外,康希诺生物还开发了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并开展了序贯加强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使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肌肉注射与吸入混合接种的免疫效果优于单纯的肌肉注射,数据指出,免疫后28天的中和抗体水平是单针肌注抗体水平的4倍,且6个月后抗体水平仍维持在单针免疫后峰值水平。此外,吸入接种可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单次吸入接种后14天细胞免疫水平与肌肉注射相当。

★2剂灭活+1剂吸入 抗体升300倍

据了解,该研究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5大研究中心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有66个中心参与研究。此次研究共有4万5000名受试者入组试验,覆盖低收入、中收入和高收入地区,其中也包含老年人、肥胖、低体重等人群,且纳入老年人的比例为目前国内新冠疫苗纳入比例最高(大于10%)。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新变种病毒Omicron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基于现有研究数据发布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暂行指南。该指南基于WHO战略谘询专家组近日提出的建议制定。指南提出,基于现有的证据,相比于仅使用灭活疫苗的同源接种程序,用载体疫苗或mRNA疫苗异源接种时,均显示出增强的免疫原性,中和抗体水平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免疫。

此前,锺南山院士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也曾展示重组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后抗体水平变化数据:接种2剂灭活疫苗3-6个月后用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抗体较加强前会升高约200倍。锺南山提出,接种异种类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

「我们还招募了完成2剂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志愿者,进行了灭活疫苗+雾化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接种2剂灭活疫苗后再加强1剂吸入剂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可诱导极高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反应,加强后中和抗体水平上升300倍左右。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假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较接种3针灭活疫苗高10倍。」康希诺方面表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以Ad5-nCoV雾化进行异源序贯,相较加强接种第三剂灭活疫苗更有优势。

★吸入激发黏膜等免疫三重保护

报导称,吸入用新冠疫苗是目前唯一同时具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三重保护的疫苗,通过模仿病毒的自然感染来训练机体的免疫记忆功能。「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入侵机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最先接触大量抗原的部位。吸入剂型既可在黏膜局部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又可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康希诺方面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吸入剂型在黏膜局部产生的抗体比血清抗体出现早、效价高且维持时间长。

「吸入式新冠疫苗在毒种、细胞库、原液生产工艺、制剂生产工艺、制剂配方等均相同,仅在使用时採用雾化吸入免疫专用装置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保护。」康希诺相关负责人表示,吸入剂型无需打针,避免产生局部不良反应,提升人群接种意愿,有望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

#新冠肺炎 #大陆 #免疫 #新冠疫苗 #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