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几乎是不证自明,但事实上别以为「有运动」就一定有保证喔!壮世代教科文协会与科技智慧健身房Pulse Gym合作,透过AI智慧仪器针对50岁以上壮世代进行「壮世代检测分析」。结果发现,即使有运动习惯的壮世代都容易忽略的3大高风险部位及2大问题。
「长寿的秘诀,在于运动,节制,强大的社会连结以及与家庭连繫的生活方式」壮世代教科文协会理事长吴春城提醒壮世代,除了追求心之所向,更要关注自身的健康风险,同时也期待看见更多健身与相关业者引入「精准健康」的概念,为壮世代的活跃打下稳定根基。
【壮世代爱运动,却有七成肩膀活动力不足】
根据教育部体育署「运动城市调查」发现60岁以上壮世代有规律运动者超过5成,且主要从事的运动类型以「户外运动」为主,以散步、慢跑、爬山、游泳、骑脚踏车等。然而本次调查却发现,69%的壮世代右肩活动度不良,而46%在左肩和膝关节两处也有相似问题。「运动不能只有健走!」Pulse Gym表示,许多壮世代往往忽略关节处的运动与保养,这会造成结缔组织变僵硬产生沾黏,长期下来容易疼痛,导致穿衣困难、长短脚、重心不平均,甚至运动伤害等问题,进而影响生活品质。
大部分壮世代的运动习惯偏向有氧型运动,在心肺能力上表现较佳,但肌力与柔软度却不足。事实上,肌力和柔软度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下降,台湾壮世代就有超过30万人患有「肌少症」。Pulse Gym强调,肌力和柔软度不足容易导致骨骼变形造成圆肩、驼背、骨盆后倾等状况,而壮世代做健检时,经常忽略姿势体态的检查,演变成「明明有在运动,弯腰还是不舒服」的窘境。壮世代教科文协会今年曾与高发会合作发起「深蹲有爱 肌少不在」社群串联活动,呼吁各界关注肌少症,引发超过2000人参与,曾宝仪、赵少康、呱吉等百位知名人士也热烈响应。
【精准健康新应用 发展壮世代最好的运动菜单】
近年来,精准健康在数据时代与高龄社会之下,逐渐在生医领域里崭露锋芒,也被应用至周边相关产业。Pulse Gym应用AI智慧仪器检测壮世代的体态、活动状况,进而找出身体的隐藏风险,并以此发展出整合柔软度、核心、心肺、肌力等四大训练的「12周学习目标」帮助壮世代达到更精准的健康状态。壮世代教科文协会上月发起的「壮世代议题大调查」发现,43.2%民眾认为台湾整体对超高龄社会的准备仍不足。对此,壮世代教科文协会执行长吴庭宇认为,壮世代对健康的意识很高,未来相关需求必定大幅增加,各产业如何用更精准的方式找到壮世代的需求会是2025超高龄社会来临前一大重要课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