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商机爆发,「得电池者得天下」已为市场共识。中信投信总经理张浴泽5日指出,为助投资人掌握电动车风潮、把握全球转型商机,中信投信推出2022年首檔ETF「中信电池及储能ETF(00902)」将在1月11月至1月13日盛大开募,助投资人抢搭这波「强池夺锂」热潮。
张浴泽指出,电动车被视为智慧型手机之后,将影响未来十年市场动向的关键题材,但以电动车供应链来说,相较下游需求端的电动车厂,中上游电池制造厂享有较高毛利率,且电池供需吃紧,导致电池中上游制造商2021年表现更胜下游整车厂。电池作为电动车心臟,如何强化电池效能,巩固电池最重要原料锂矿的供给,成为车厂厮杀的主战场,未来是有「锂」才能走天下。
中信电池及储能ETF经理人詹佳峯表示,根据能源谘询机构Rystad Energy预估,随全球弃油转电,石油需求将于2026年见顶后逐渐下降,国防战略也会从储油转向储电,储能需求上升,再加上一台电动车约需7000至8000颗锂电池,将促使电池的需求出现百万倍扩张。
詹佳峯表示,电池最大宗需求来自于电动车,随2020下半年以来电动车需求加速,未来电池供给将跟不上需求速度。根据SNE Research报告,电池估计约在2025年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可能一路维持到2030年。
电池供需告急的现象甚至现在就可见端倪,美国汽车厂商福特于12月宣布暂定接受F-150电动车型号预订,原因即是因为锂电池供应不足,执行长并公开表示,目前对电池的需求甚至多过车用晶片。
供需吃紧下,电池关键供应商2021年涨幅更胜整车厂。根据统计,2021年市场关注度极高的电动车龙头特斯拉涨幅为53.9%,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寧德时代、全球最大锂矿商亚保公司同期涨幅为64%、58.9%。
电池需求成长除了来自电动车,另一主要来源为储能电池。詹佳峯表示,为达碳中和目标,各国势必得提升再生能源发电量。预估,2050年光电、风电等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近70%发电量,而具污染的化石燃料占比将降至24%。
但绿能间歇性发电的特质,导致电网供电不稳定,甚至出现系统性当机的风险,因此再生能源併入电网的建置需要储能技术做为配套,藉由「削峰填谷」作用稳定再生能源输出。根据ESS InfoLink预估,至2030年全球锂电池储市场将以年复合成长率30%至40%速度成长。
需求扬升的同时,电池制造商还具有高毛利优势。以电动车供应链来说,相较下游需求端的电动车厂,中上游电池制造厂享有较高毛利率;「利争上游」的支撑下,中信电池及储能ETF追踪的ICE FactSet电池与储能科技指数近2年报酬率高达233.9%。
ICE FactSet电池与储能科技指数筛选以美国、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具代表性国家为主,且成分股营收来源需有超过25%来自电池相关业务。30檔成分股中,上游原料与设备商与中游的电池组装厂各占15檔,范围包含电动车电池、储能电池,全球前二大的电池原料商及电动车电池商皆为重要成分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