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生中收过多少别人给你恐惧的建议、恐惧的讯息呢?每周三晚上9点品观点YT频道「昕理师疗心事」,教你如何逃开语言、情绪的利箭攻击。
很多父母、老师觉得对小孩、学生要用激将法,要说他不好,让他证明给你看,的确有一些人是被这样子激到很成功,可是这样的人他的心可能受伤了,而这个伤不会因为成功而得到疗癒。
苏予昕说,很多人得花上大半的人生来疗癒我们的童年,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激将法是好用的,你可能只能得到表面的成功,但是内在却早就一败涂地。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爸爸妈妈说你不读书以后露宿街头去当乞丐,父母会说这样子的语言,其实有9成以上的情绪是因为父母自己非常没有成就感,所以就把这个没有成就感丢在小孩身上,希望小孩用功、希望小孩成龙成凤,让自己有成就感。
苏予昕提醒,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回到房间去厘清,我爸妈自己也还好,他们也没有非常努力念书,那为什么要求我这么努力念书,认清这些话语很多来自于爸妈自己的恐惧,那接下来就是那要念书这件事情我自己接收了多少,或是我自己有没有决定要怎么做,那我的人生要往哪里去,这些就是我们自己要给自己的功课了,也跟你的父母没有关系了。
苏予昕指出,严厉的建议变成语言的箭、情绪的箭刺向自己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让箭先掉在地上,或者是被你的盾牌挡住,然后捡起来带回家检视一下,哪些是我们可以收下的部分?这就是接收建议跟给予建议最好的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