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需求暴增,供应链瓶颈未解,中断情形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市场预估2022年运价仍维持高檔,除了海运公司营收依旧可期外,这也意味着企业、消费者需要为高昂的成本买单,进而引发通膨于高檔徘徊,甚至继续飙高;有业者透露中小企业正饱受高运价荼毒,对高昂的成本却步,经济学家也警告高运价正在助长通膨不断高涨。
外媒报导,去年亚洲往美国线的40呎柜含附加费用和保费的线货运价超过2万美元,较几年前仅不到2千美元高出不少,而最近虽有所回落,但仍于1.4万美元高檔徘徊;此外,货柜运力紧张、塞港等情形,代表承运业者和托运业者合约价估会比一年前高出200%,预期未来运价仍会持续上涨。
报导指,如沃尔玛(Walmart)或宜家(Ikea)等大型企业较能承受运价成本,然一些中小企业或是穷国的企业,可能无法将成本转嫁出去,也无力承担长期的现金流紧张。不仅是企业,喀麦隆国家托运人理事Achil Yamen呼吁应採取措施缓解情况,「否则通膨、食安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经济学家警告高运价推升通膨高涨,拖累经济復甦脚步,过往仅导致通膨短暂上升,如今却是含美国在内每个地方皆深陷通膨的长期现象;堪萨斯城联邦准备经济学家斯莱(Nicholas Sly)研究发现,过去运价成本上涨15%,即会造成一年后核心通膨增加0.10个百分点,从目前看来,高运价并非短暂的现象,「衝击会持续12到18个月」。
最近几年,英国国际会运协会(BIFA)发现海运市场过度集中化的情况,25年前全球前20大海运公司仅握有全球近半的运力,如今马士基、达飞等前10大货柜航运公司就占约85%的运力,该协会5日向英国监管机构敦促调查海运「扭曲的市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