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生与她的作品。(台北市文化局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陈夏生与她的作品。(台北市文化局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杨莲英传承京剧艺术精粹,把一身绝学传授给年轻学子,而陈夏生投入绳结教学推广,使绳结蔚为风潮,2人传承台湾传统艺术文化贡献卓绝,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

新科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杨莲英生于梨园世家,自1959年考进大鹏剧校第5期后,浸润于京剧舞台超过一甲子的岁月,杨莲英由富连成科班出生的苏盛轼指导,专攻武旦一行,为目前台湾最资深京剧武旦演员,其坐科11年基本功扎实稳健,并传承了许多因缺少演出对手演员而近乎失传的老戏。

文化局指出,杨莲英除戏曲演出功力精湛外,自1970年代起投身戏曲教学行列,秉持着将业师苏盛轼表演技巧传承给下一代的信念,培养许多新生代优秀武旦演员,除培养京剧演员外,亦远赴中南部为歌仔戏团授课,将武旦表演精髓融入其他传统戏曲中。

文化局表示,杨莲英71岁仍亲自示范教学,纵有跌打损伤也照常上阵,只为将一身绝学传授给年轻学子,对台湾传统戏曲人才的培育及艺术传承贡献良多。

此外,传统工艺类保存者陈夏生早年任职故宫,受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带领,投身于绳结研究近半世纪,理工背景的她以几何代数公式纪录绳结编法,并从故宫古籍古物探索绳结的源流脉络,藉由考据不同绳结年份,让绳结成为文物考古断代依据。

文化局说,陈夏生结合绳结传统艺术元素及金属、漆、油彩等多元媒材,创编许多绳结作品,具高度艺术价值,为台湾绳结重要传承者,她在1970年代投入绳结教学推广,使绳结蔚为风潮,绳结也列入国、高中家政工艺课程,并出版教学书籍,年已83岁的陈夏生认为编结可训练脑力,愿意将绳结艺术传承,让台北市无形文化资产注入新的活力。

#绳结 #杨莲英 #陈夏生 #京剧 #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