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超过的事
我是个完全不会画画的人,对我画画的朋友们充满正能量崇敬,对作家朋友兼能画的则充满负能量嫉妒—— 老天不公平,怎么能赋予一个人两种重大天赋。
走路的时候,文学的眼睛看见山的磅礡、云的飘渺,看见荷叶上红蜻蜓的翅膀透明、草地里金龟子的惊红骇绿、猫儿跃上窗口眼睛圆睁的闪电一瞬,我着迷地拍下,回家就画。
可是我的画,就是冲澡时混在莲蓬水声里唱的口齿不清的歌、微醺时跟狗在阳台上牵爪乱跳的舞,不是为了给人观赏的。
我又是个科技迷。好友童子贤知道我爱玩新科技,送我一个「玩具」—— IPad Pro。把玩的时候偶然撞见了Procreate 这个绘画软体,好玩啊,玩玩看,没想到一玩就沈迷了。清晨三点不知为何突然醒来时,抓起床头的平板就开始画,画到鸡叫了,天亮了,两眼发直了,手臂抬不起来了,才不得不放下。
在「玩」的过程里,一直鼓励我、帮助我的,是王贞懿和黄珈琳。他们使得对画画一向「自卑」的我,认识到一件事:莲蓬头下的随兴唱歌、阳台上牵狗的微醺乱舞,本来就是生活。
生活,不就是艺术的核心吗?
「做一件超过的事」,是我六十岁时期许自己的功课,每年至少要做一件可能超过自己能力或耐力或心力的事。六十岁那年去担任文化部长,负重任劳,是一个不容易的决定。六十五岁再攀北大武山,是那一年的立志。七十岁,电绘配文章,也是在磨感觉、练胆量,和我恐惧蛇却要求自己去深深注视蛇、害怕海却去海里浮潜、划海上立桨一样,都是在沉思自己的极限。
做一件「超过」的事,通常也是独处时与自己深度对话,才能完成。
(本文摘自《走路─独处的实践》/时报文化出版)
【内容简介】龙应台首部图文创作,18幅亲手电脑绘图 、40则自然思索。
走一条没走过的路 做一件没做过的事
走路,就不会是觥筹交错的时候。
走路,就不会是把心分给他人的时候。
走路,就不会是挂在网上、陷入其中的时候。
即便是熙攘拥挤的市集,只要是走路,也是我带着「自己」在热的喧闹中以冷静听、静观、静思,更何况是行走山中野路,明月照亮青苔,溪水搅动碎星。
只要走路,就一定是我的身体和我的「自己」单独有约。
新的一年,无论如何忙碌,每天走路,而且走路时,全神贯注,心无罣碍:
1.走一条没走过的路
2.去菜市场,跟十个人说话
3.去坟场走走
4.在路边一棵树下,坐着
5.找到没有光的地方
6.了解一种作物
7.走进一方田
8.跟着水声走
9.了解一个动物
10.了解一株树
11.踏入一片空旷田野
12.认识一个从前不认识的人
13.去一个没去过的村
14.跟一条溪流,往上游走,往下游走
15.问一个以前没想过的问题
16.亲手写封信,走到邮局寄出
17.发现一件惊奇的事
18.进入一片森林
19.窗口有一只猫,凝视
20.断网,坐在黑暗里,看
【作者简介】龙应台
作家。2012-14年为台湾首任文化部长。2015年为香港大学「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2017年移居台湾屏东潮州镇,开始乡居,行走于凤梨田、香蕉园、大山大海之间,与果农、渔民、猎人、原住民为伍。2021年开始在太平洋畔、台东都兰山中生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