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些英国科学家在冰岛海域开展研究性巡航。当这艘船放下的大网从海底划过,栖息在海床上的生物也随即被带离。其中就包括一只已知寿命最长的软体动物─北极圆蛤「明」。
蛤蜊也有「年轮」
这只蛤蜊看起来很普通,8.7厘米长,和其他大蛤蜊似乎没什么不同。但细数过它壳上的生长轮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像树木一样,蛤蜊壳上也有一圈圈的「年轮」,每生长一年,年轮就多一圈。为了弄清楚「明」的年龄,科学家决定打开它,用显微镜来观察它韧带上的生长轮。得到的答案是,它405岁。由于推测出它出生的时间正处于中国的明朝,科学家便赋予它「明」这样一个浪漫的名字。
几百个年轮挤在一个不大的壳上,这就导致一些生长轮的位置贴得过近,或被压得太扁,容易造成观测上的误差。2013年,科学家决定再次评估「明」的年龄,这次他们使用了碳-14年代测定法等更为先进精细的测量方法。结果,新的计数上升到了507岁,比之前大了一个多世纪。
蛤蜊的「长寿秘诀」
比「明」更老的蛤蜊很可能仍然潜伏在海洋深处的某个地方。年龄超过100岁的北极圆蛤并不罕见,在爱尔兰海、北海等海域都发现了百岁以上的蛤蜊。北大西洋的海洋蛤蜊一直是蛤蜊浓汤中常见的食材,也许世界上已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吃掉了这些数百岁的老蛤蜊。
为何北极圆蛤能够如此长寿?有人认为,因为它们的耗氧量非常低、新陈代谢非常缓慢,所以它们拥有「冻龄」的超能力;还有人提出,北极圆蛤极高的蛋白质稳定性、细胞更新率的特异性也可能是它们长寿的秘诀。
海洋环境的「记录簿」
北极圆蛤很容易就能长到100岁,而它们的生长轮就像一张微型唱片,随着时间的推移,整合着水温、食物等资讯,因此,可用于推演它们生长过程中的气候与环境变化。例如,通过检测年轮中的各种氧同位素,科学家就可以确定贝壳形成时的海水温度。因此,一只蛤蜊就是一本海洋环境的「记录簿」。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环境的变化正在推动海水温度和洋流的变化,这些重要发现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瞭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后续影响。有许多方法可以绘制陆地气候的变化表,但在海洋里,我们能获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北极圆蛤由于自带长寿属性,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填补这一空白,给我们提供非常准确的海洋气候变化资料。
儘管「明」的生命因一场科学研究戛然而止,但它的出现给了全世界一个提醒─海洋中还隐藏着许多人类尚未发现的奥秘。
(好多鱼/摘自微信公眾号「物种日历」,图/小黑孩)
本文作者:berlika
(本文摘自《读者杂志02月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