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质感採集」融入美感教育,到今年1月止,共计招募8所国小约322名小学生参与课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经由眼睛观察与辨识,运用简单工具的制作与整理,拼贴想像图集;透过开眼、身动、手作等探索过程,累积内心的美感语汇,慢慢形成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美感母语」。
为落实推动美感教育,教育部委请阳明交大办理美感与设计课程创新计画,开发国小学生的美感启蒙教育,其中「质感採集」课程,强调美感素养是从生活中观察学习,以「美感同感,设计共好」为推动的核心价值,鼓励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并将美感品味落实于日常生活当中。
「质感採集」课程由景观、建筑跨足教育的设计顾问苏弘老师与计画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由讲师以「质感」主题为核心,授课美感体验课程的内涵,并透过国小教师的协助,引导国小学童于教室进行实作练习让学童理解后续的实作流程与成果呈现,学生听完讲师说明质感及採集方法,在学校建筑及操场的各个角落,学生从校园各处找到可以施作的地方,在纸张上拓印出纹路。
第二阶段是环境导览与实作体验,讲师与国小教师共同引导国小学童透过触摸、复写、採集的实作体验,捕捉环境当中隐藏的美,从不同角度感知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细节。
第三阶段是成果发表,实作体验结束后,回到教室教导学童使用平板电脑,将拓印素材拍照存檔,使用数位影像操作程式,将先前复写採集的素材拼贴组合,整理成一件有主题性的作品,最后由学童们发表作品主题与想像,同时由讲师给予回馈与鼓励。
教育部表示,美感体验课程融入学校地区特质,强调美感与生活的依存关系。藉由作品实例或当地文化与生活中的景物、场域或活动等的经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体验、反思与建构,最后透过说故事,培养学生落实生活美感的实践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