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陶文化协会协会理事长邓淑慧认为,说不定能挖掘出台湾第一石虎或家猫遗骸。(李京升摄)
台湾陶文化协会协会理事长邓淑慧认为,说不定能挖掘出台湾第一石虎或家猫遗骸。(李京升摄)

苗栗县竹南镇山佳文化遗址近年受关注,台湾陶文化协会与地方长年争取设置山佳遗址公园,希望将此珍贵的文化资源保存下来。县府文化观光局8日邀请专家学者现勘,台湾陶文化协会期望透过重启文资程序,来保护遗址文物。

台湾陶文化协会理事长邓淑慧说,山佳文化遗址发现者是谢登祥、谢佳荣父子,他们当年捡拾地表遗物,通知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人员陈仲玉、刘益昌前来调查,发现有大量陶器、石器,但遗址近年来不断地盖公寓、筑路,破坏速度很快,需要立即保护。

她表示,文资单位虽曾在2006年进行田野调查,但长年来山佳遗址未曾被妥善保护,目前发现到的石器、陶器都是表层挖掘出土,有2、3000年歷史,若向下深度挖掘,很可能有4千多年歷史的遗物。

邓淑慧说,台南科学园区南关里遗址,曾发现的4具完整犬只骨骸,当时也是深度挖掘才有「台湾第一狗」的重大发现,她认为竹南头份科学园区内的山佳遗址,也可能因为遗址研究,而发现「远古的石虎」,就有机会成就「台湾第一石虎」佳话。

县府文观局文化资产科8日上午邀学者专家、相关地主及协会人员到场现勘。一名黄姓地主说,遗址公园涵盖太远,他不反对成立文化遗址,但要保障地主的权益。

文化资产科指出,苗栗县考古遗址审议委员会认为早年调查报告,已经跟现况差异甚大,县府目前将向中央申请遗址内涵与范围调查评估,因为遗址范围辽阔,且涵盖太多私人土地,因此后续会审慎评估。

文资科也表示,成立遗址的程序繁复不易,如果确定登录文化资产,地主不用过度担心,只会有相关规定和开发限制,不会将民眾土地变为国家资产。

#遗址 #山佳 #发现 #现勘 #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