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2017年美中贸易战开始起算,及至2021年的后疫情经济反弹,国内上市公司28大类股在这五年期晅的合併营收成长率,CRIF中华徵信所最新研究,半导体类股营收成长率达103.24%,没有意外地表现最为强劲;然而,上市产业类股中属于小而美类股的「资讯服务业类股」,同一期间营收总额规模未曾达到1000亿元,但5年来平均营收成长率10.32%,仅次于半导体业的16.13%,整体成长有目共睹。

CRIF中华徵信所总编辑刘任表示,「资讯服务业类股」相关厂商续航力可期,在后疫情经济发展中,甚至未来AI和元宇宙的虚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智慧制造的解决方案或是各种载体的云端虚拟服务,其重要性都高于制造业本身。

CRIF中徵信所最新研究,五年来有国内上市公司26大类股的营收呈现成长,但摊开上市28大类股过去五年(2017~2021)各年度的营收成长率,能够连续5个年度营收成长的上市类股只剩下4大类股,分别是半导体类股、资讯服务类股、电子零组件类股及电脑周边设备类股,全都属于电子科技相关类股。

其中,半导体类股不仅连续5年营收成长,并在2018、2020年及2021年三个年度营收成长率都超过20%。这五年来,半导体类股平均每年营收成长16.13%,5年营收总额由2兆元成长到超过4兆元,营收总额成翻了1倍,不愧台湾最强产业。

刘任指出,资讯服务业则是过去五年来,唯一每年营收成长都超过5%的类股,其中2019年及2021年营收成长率则达两位数以上,2018年营收成长9.55%也非常接近两位数。同时2019年营收成长18.93%则逼近两成。过去五年资讯服务业每年平均营收成长率为10.32%,也达到两位数成长。

但他也提醒,国内上市资讯服务业的规模过小,未来的关键服务仍须仰赖欧、美、日甚至中国大陆业者,这个限制将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软肋。

#类股 #营收成长 #营收成长率 #大类股 #资讯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