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一位女性挑战年龄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国的林赛女士,她从十五岁开始跑马拉松,目标是进入奥运国家代表队,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三十岁后,身旁的人认为她没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潜力。
纽约马拉松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冠军一直是男性。二○一七年,首次由三十六岁的弗拉纳根女士夺冠。她在领奖时,鼓励身旁的女性跑者,「下次换你们了。」
果然,二○一九年,三十四岁的黛丝女士在波士顿马拉松,打破自一九八五年以来的纪录,成为第一位女性冠军。这次轮到黛丝女士领奖时,不忘鼓励身边的女性跑者,「努力接棒。」
美国的奥运马拉松国家代表队没有性别和年龄限制,只要求成绩少于两小时四十五分。林赛女士受到激励,结合志同道合的马拉松跑者,重新开始训练。她坦言过程很痛苦,还需调整对年龄的认知,要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勇敢挑战自己。
三十六岁时,林赛女士跑出超过自己以往的成绩,获选为美国奥运马拉松国家队的代表。
我没有跑马拉松,但是,林赛女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我们对年龄有固定的制式印象。例如我年轻时,看老医师手抖无法对准目标、有老花无法拆线,便认定上了年纪的人无法做好外科医师,早早就规划要在五十岁时退休,还选了席琳.迪翁的歌作为告别曲。
可是,随着我的年纪一年年增长,习惯了多焦眼镜,看远和看近都没有问题;身体健康,动作灵活,手部稳定。加上外科是我的最爱,至今,我仍持续工作。
可能是我七十岁了,最近常有病人打电话来询问:「林医师退休了吗?」问的人太多,让我上班常感觉心虚。
不过,看了林赛女士的故事,我的感想是:人生犹如马拉松,任何年龄都能圆自己的梦想。如果能够超越自己,就值得留在跑道上。
依据这篇文章,有的女性是生了四个小孩后,才开始进行马拉松训练,也能达到国家队的标准。
年轻,不是马拉松的必要条件。年龄,当然不是完成梦想的束缚。任何年龄都可以挑战自己,而挑战自己,有很多方法。
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首席执行长斯泰夫中风后,昏迷数天才清醒,却留下失智的后遗症,走出自家会迷失方向,无法回家。更糟的是失语,说话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甚至胡言乱语。他勉强復职,终究被解雇。
曾经是统率二十三万人、意气风发的领导者,斯泰夫在人生陡然成空后,并没有被打倒。他坚决地一步一步朝梦想迈进。
復元期间,他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用五十天,徒步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走山路到法国尼斯。斯泰夫找回了遗忘的语言,也恢復了过去的睿智。
三年后,他在法国工业界另创事业,回到大老板的世界──在世界排名前三大的航太集团「赛峰企业」,担任监理会副主席。
做自己擅长的事,随时挑战自己,不必是别人眼中的「我」,让我的人生增加许多动力。
我很喜欢打高尔夫球。但可能是因为先天扁平足,下盘不稳,一直没有好成绩。十八洞高尔夫球的标准杆数是七十二杆,我的成绩却徘徊在九十杆到一百杆之间。
最近发觉有一种成就叫做「年龄打者」(Age Shooter),意思是以自己的年龄为标竿,打出与年龄相同或更低的杆数。我现在的梦想是活到九十岁,打出九十杆。
是的,你没听错,我七十岁,我正在挑战自己!
(本文摘自《不老的挑战──创造理想的老后》/宝瓶文化)
【内容简介】
用「减法」过生活,创造超脱年岁的乐活自在。
【林静芸医师:「无龄的人,无论多老,都不叫做老。」】
相信自己、训练自己,保有生活热忱,发挥能力、奉献经验,拥有社会尊严。
老不老,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的选择!
台湾人的平均寿命八十多岁,「不健康余命」却超过八年!
减少病痛、减少烦忧、减少破坏……
「减少遗憾」就是最好的养生。
迈入七十岁的林静芸,人生字典没有「退休」一词。她身体硬朗,热爱工作,心灵开阔,热情生活。身为台湾第一位女外科医师,她坚持的信念是:
→「做自己擅长的事,随时挑战自己,不必是别人眼中的『我』。」
年轻时帮六十岁的病人整形,被资深医师质疑为何帮老人整容。但如今,还有九十五岁的患者上门求诊。到底多老,叫做老?她的见解铿锵有力:
→「如果说人生像场球赛,年龄不过是球衣的背号!」
儿女出色又孝顺,令人称羡。不过,她与先生活得独立,不依赖孩子。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生存智慧:
→「最该照顾你的人,是你自己。只有自己不会离开自己,自己照顾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照护。」
「养生,是为了活得长、老得慢、病得轻、死得快」。结合令人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融入医学观察与反思,林静芸医师更以自身为例,实践养生,创造新生。
不管几岁,不但都要保有健康,还有对爱的渴望、美的追求、成长的需要!
【作者简介】
【台湾第一位女外科医师.整形医疗权威】
林静芸医师
她是台湾第一位女外科医师,有「整形教母」之称,是全台公认的整形外科权威。
她与心臟外科权威林芳郁医师结褵多年。丈夫身体力行「妻子的美丽是先生的责任」。她则从医学专业出发,在生活中由内而外,具体实践一套「天天年轻」的养生主张,持续在「元气网」、《自由时报》等媒体撰写专栏,并出版长销着作《不老的幸福》。
从自我成长、医美专业等层面,她分享不管几十岁,都要追美、追爱、追健康的独特观点,激励熟年读者创造「无龄生活」,享受理想的后青春,成为熟龄族优雅养生的师法对象。
现为联合整形外科诊所院长、台大医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医师,并担任中华民国整形外科医学会理事、中华民国美容外科医学会理事。
民国七十一年,获颁「十大杰出女青年」。曾任马偕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医师、中华民国美容外科医学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