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到疫情肆虐的影响,民眾对于消毒、抗菌的认知大幅提升,日常也会特别注意选择标榜抗菌效果的清洁剂,希望打造抗病毒、抗菌的防护网。只是用了抗菌洗洁精就能确保洁净无虞吗?专家指出,抗菌洗洁剂的真正意义,恐与消费者的认知有所落差。。
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陈泰源表示,部分洗洁剂标榜抗菌效果,其实指的是洗洁剂本身的主成分「界面活性剂」水活性低,细菌很难滋长,所以洗洁剂本身不容易因沾到水而孳生细菌,并不是用了洗洁剂之后就能抗菌。
卫福部食药署以「抗菌洗碗精」为例指出,正常使用下,用清洁剂及清水冲洗,本就具有去除细菌之效果,但这并不是因为其标榜的抗菌成份而使细菌数下降。
食药署特别说明,即使清洁产品标示「添加抗菌剂」,但这也只能使「洗洁剂本身不长菌」,这就是消费者最大的误解。
此外,碗、盘、蔬果等经充分清洗后,理应没有抗菌清洁剂残留,因此「用抗菌洗洁剂并且彻底清洗过后,就绝对不会再长菌」,是不够正确的观念。
碗盘餐具的保存空间,其实更是细菌滋生的关键重点。日常应常保持碗盘乾燥,放置碗盘的烘碗机需定期清洁、碗盘柜也要注意除霉;使用碗盘前最好能再以热水冲过,都能确保抗菌防污染零死角。
陈泰源教授更指出,如果不是太油腻的碗盘,可用热水清洗,减少洗碗精使用,省钱又健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