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15日公布,去年全年度海废清除量1万4477公吨,虽然较前年略低,但其中的海废回收量创新高,较前年多了70%。海洋保育署副署长宋欣真希望透过宣导教育回收海废,像是嘉义养殖业的蚵绳与蚵壳可以回收提炼后做成机能衣等产品。

海保署统计临海19县市去年第4季海废清除量含海漂、净滩、船舶携回垃圾及岸置垃圾桶逾3510公吨,约略同等上季清除量3752公吨。去年海废整体清除量较2020年1万5134公吨略低。

第4季清除海废成果分析,海漂约占62.58%、净滩约占17.43%、岸置垃圾桶约占11.5%;清除的海废中,资源垃圾约占8.29%,非资源垃圾约占91.71%。

对于去年度资源回收总量2009.4公吨,较前年1125.8公吨成长超过70%。海保署说,在向海致敬政策推动试办海废回收再利用,去年有9县市参与试办回收再利用计画,其中6县市包含基隆市、新北市、桃园市、嘉义县、高雄市、苗栗县试办废渔网回收再利用计132.4公吨,离岛3县市包含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试办海废保丽龙再利用计35.7公吨。

宋欣真指出,以嘉义的养蚵业而言,採收之后的蚵绳与蚵壳可以再利用,提炼成机能衣与抑菌的饲料,或可提炼成化妆品,甚至生技公司合作,充满商机。

海保署也有与渔业署合作,在各渔港设置暂置区,回收渔网,以及4600多艘环保舰队,呼吁渔民出海捕鱼后带回船上的垃圾,共同减少海废。

#海废 #公吨 #约占 #海保署 #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