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福部国健署最新癌症登记报告,胃癌已蝉联10大癌症超过20年,虽发生人数于10大癌症中排行第9,死亡人数却位居第6,致死率不容小覷。值得注意的是,国健署数据显示,罹患胃癌的个案中,约9成曾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如未改善,可能因慢性发炎进展成胃癌。而幽门杆菌的传染途径,也跟国人常聚餐、吃大桌菜的习惯息息相关。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内科学陈立宗教授指出,胃癌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菸酒、老化、家族史等皆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风险,其中,老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更为亚洲人胃癌致病主因。
●甚么是幽门杆菌?
幽门杆菌是种螺旋状具有纤毛的细菌。感染幽门杆菌后,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感;有的人会因感染导致胃酸过多,併发幽门部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另有一类人感染幽门杆菌后发生慢性胃炎,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书田诊所胃肠肝胆科主任医师邱展贤指出,幽门杆菌存在于环境的土壤及水中,人体除了胃黏膜外、口水、粪便外,连牙菌斑也可以发现幽门杆菌的踪迹。传染途径主要是经由口经口或粪经口传染,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一般有家族史的带菌率会较高。
●一人感染幽门杆菌 同住者染菌机率高!
邱展贤医师说明,夫妻一方有染菌,另一半感染的机率可能50%以上;双亲中其中一人染菌,小孩感染率约25%,双亲皆染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可能有一半以上机会感染,最主要原因包括共餐时未使用公筷母匙、亲吻等。
●如何得知自己有否感染幽门杆菌?
医师指出,检测幽门杆菌的方法有抽血、呼气试验、粪便潜血、胃镜切片等。若日常自觉有这些情况时,建议就医检测:
1.长期胃部不适,胃痛、打嗝、噁酸还有口臭者。
2.诊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
3.胃癌家族史。
4.家庭同居人中有人正接受灭菌治疗。
5.须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上述情况者,建议检测幽门杆菌与上消化道内视镜一起检查。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可降50%罹患胃癌风险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者比起无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风险高出5.6倍;而根据臺湾大学医疗团队研究显示,接受除菌治疗可降低50%罹患胃癌的风险。
医师提醒,若持续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如:胃胀痛、消化不良、食欲差、甚至消瘦等,应尽快就医检查,不可轻忽当作只是一般肠胃不适。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卫生及饮食安全、公筷母匙、勿以口中食物喂食幼儿,也不要生饮山泉水、吃生食。同时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像是如厕后、用餐前务必洗手,减低感染幽门杆菌的机会。也要提醒,若家中有人感染且出现胃部不适时,应考虑幽门杆菌检测,并视病况接受灭菌,都能降低演变成胃癌的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