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蛋荒,农委会祭出「2+3」补贴措施,今日起3元生产奖励取消,而代之的是蛋价直接涨2元,不少蛋农批来回1元价差要由农民自行吸收,农委会不该干预市场价格。农委会表示,由于蛋量现在稳定提升,蛋价也符合生产成本,因此做出该决定,而每台斤少一元不致影响农民生产意愿。

中央畜产会与农委会昨分别与全国蛋商公会、蛋商及养鸡业者讨论「2+3」补贴措施持续与否,决议尊重市场机制,今日起3元生产奖励取消,改为平均批发价与产地价上涨2元,即批发价从每台斤46元调涨2元至48元,而产地价本将从周四起自36.5元调涨到38.5元,创下歷史新高。

农委会畜牧处副处长江文全表示,取消3元奖励改为蛋价上涨2元,虽然每台斤价差1元,但因为产量随着天气回暖提升中,目前蛋价也符合生产成本,因此1元价差不会影响农民生产意愿。

上周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中,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保证3月中下旬鸡蛋供应一定能回稳,遭外界质疑太过乐观。

江文全指出,产蛋率受天候、现场管理等因素影响,然而产销双方都一致认为现在每天10万7000箱的产量已经较先前10万3000箱增加,但距离国内保守估计的11万箱,仍有距离。

民眾于杂货店等零售端购买鸡蛋发现各家有就地起价现象,每台斤超过50元已是常态,甚至有高达每台斤80元的情况,似乎看不见末端售价的天花板,导致有蛋也买不下手。

江文全说,末端售价会根据通路规格、产品品项、品牌等有不同的定价策略,但是批发价格和产地价格会适当反映市场机制,待之后气候平稳和产地资讯回报下,产量就能补足缺口,农委会的工作就是要兼顾农民生产与消费者权益,协助产销平稳。

#农委会 #生产 #每台斤 #3元 #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