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药物治疗是儿童重症的利器,但有效性、副作用之间的平衡,仍是最大难题。中研院、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将展开合作,结合基因及临床资料库讯息,对各种重症设计精准细胞、药物治疗方法。该计画获台湾重症儿童协会资助,三方今举办捐助仪式记者会,盼结合遗传变异分析,病毒特异性免疫细胞疗法及药物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推动精准治疗。
今出席记者会的贵宾包含中研院院长廖俊智、院士陈建仁(前副总统)、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长程淮荣,院士姚孟肇,院士沈哲鲲,台湾重症儿童协会理事长杨慈云,台湾重症儿童协会遗传医学基金主任委员周志道等人。
重症儿童的体内常携带基因变异,与疾病及精准治疗相关联。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律佑、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陈荣隆将展开合作,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将建立重症病人基因变异资料库,并与临床资讯互动分析,找寻致病突变,协助疾病治疗与规划优生保健计画。
此外,合作团队也将建立精准化细胞、药物治疗,初期以开发高活性的病毒特异性免疫T细胞及药物动力学监测起步,透过结合基因及临床资料库讯息,将可针对各种重症设计精准细胞、药物治疗方法。
该计画预期将发现新的罕见遗传型或后天变异基因、确证变异基因的致病性及与治疗的互动、精准细胞、药物治疗,远程则朝提高重症治癒率及减少併发症的目标。
面对疾病的难题,陈律佑运用分子生物学,解析端粒维护与疾病的关系,曾于《自然》 (Nature),《自然结构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 等顶尖期刊发表成果,也在2019年获中研院年轻学者着作奖肯定。
陈荣隆则「以病人为承诺」,30多年来奋战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 救治无数罹患罕癌急重症的儿童及青年,也发表了70多篇临床论文。「重症基因库暨细胞、药物研发」计画在台湾重症儿童协会劝募下,获得证券期货业者的捐助,首批捐助金额1000万,未来也允诺将持续募集资金推动该计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