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衝突23天仍在交火,和谈艰难推进。大陆《环球时报》18日报导,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从这场衝突中获得巨大的启示:经济互相依存无法避战,但可缓和战争激烈程度;直面这场衝突,是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的一部分;这场衝突也让中国思考,应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郑永年强调,俄乌衝突对中国的启示是巨大的。中国与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繫。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菁英眼中,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要远大于俄罗斯对美国的挑战。

第一, 经济的互相依存无法绝对避免战争的爆发,但可以缓和战争的激烈程度。

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那样用核武器威胁来捍卫自身利益,彼此捆绑的经济已经会让西方感到切实的痛。因此,俄乌衝突对中国的第一个启示就是,中国应更加开放,中国企业必须克服万难,继续努力走出去。

第二, 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了,直面这场衝突是中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的一部分。

中国既不能让西方把中国和俄罗斯完全绑定在一起,也不能让美国「绑架」欧洲——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完全可能弥合的。尽管欧洲在俄乌衝突之后,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物件。

第三, 这场衝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应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国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

#中国 #开放 #俄乌衝突 #启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