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川普欣赏普丁,但谁能料到,继川普在位四年期间的「退群」之后,普丁也跟进「退群」,不知道这算不算另类的惺惺相惜。
三月二十一日公正俄罗斯党议员向俄罗斯国家杜马(俄联邦会议下议院)提交了俄罗斯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草案;三月二十二日俄罗斯不满被日本经济制裁,宣布退出与日本签订二战和平条约的谈判,并冻结双方与千岛群岛争议性领土相关的联合经济计画。
普丁利用能源战 将美国推入停滞性通膨深坑
加上三月十六日俄罗斯启动退出欧洲委员会程式,这下子几乎可以推测俄罗斯将另组小圈圈,中国必然是拉拢的一员,不甩美国警告大买俄罗斯低价石油的印度可能会加入,土耳其也经常跟美国呛声,至于伊朗与北韩都是被美国经济制裁的国家,也有可能加入。
这样看来,继2018年美中贸易战之后,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地缘政治风险隐约走向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不排除普丁打算趁着美国受困于高通膨之际,利用能源战将美国推入停滞性通膨的深坑,拚个两败俱伤。
三月二十五日拜登出访波兰参加欧洲高峰会共同讨论进一步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石油禁运是主要的核心议题,此议题攸关重大,华尔街已经开始发出警语,就连联准会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都表示,世界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取代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如果俄罗斯的大部分能源出口在2022年剩余时间里退出市场,全球经济衰退似乎不可避免,破坏也不仅限于能源产品,关键的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也面临同样情况,这一放缓可能比1991年的衰退持续的时间更长。
歷史上发生过三次石油危机,最近的一次是1990年,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导致科威特的石油供给中断,以美国为首等三十四国联军打击伊拉克,最终伊拉克战败并撤出科威特,期间油价从1990年七月底的每桶21美元升至1990年十月的每桶46美元,直到柯林顿上任后,微软于1995年推出Win 95视窗作业系统,个人电脑时代来临,才走出经济衰退。1990~1991年美国联邦利率处在6.75~4%,因经济衰退,利率处在调降趋势直到1993年4月18日的3.75%。
IMF:今年全球GDP不至于衰退
不过由于俄罗斯石油占欧盟进口的75%以上,却仅占美国进口的4%不到,所以很有可能欧盟不会跟进美国对俄罗斯石油禁运的制裁。
IMF比较乐观,认为虽然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衝击,以及因为对俄罗斯实施的惩罚性制裁,将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沉重打击,同时随着美国提高利率,金融状况也会收紧,但今年全球GDP勉强还能维持成长,不至于步入衰退,IMF四月将发布最新预期。
三次石油危机重点
不过回顾前三次石油危机可发现几个重点:
(1)战争的时间长短,1990年的波湾战争时间仅一个月左右,实际影响的石油供给相对可控,同时油商囤油、消费者抢油的供需不平衡并未出现,所以利率并未进入到升息周期。
(2)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国家想利用石油当作武器,要求美国等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迫使以色列退出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中间掺杂了产油国不满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利益衝突,战争的时间长,同时发生了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
(3)第二次石油危机因战争损坏了石油生产设施,供给发生缺口,助长了心理囤货、抢油的恐慌心理。这次欧洲的能源危机,混杂了供给短缺、战争超过一个月,疫情增加供应链瓶颈、战争地点是农粮生产大国、升息周期等变数,仅差心理预期这项关键因子还没到位,相信这将是影响联准会升息强度与周期有多久的关键。
四十年来预测经济衰退最准
三月二十一日联准会主席鲍尔在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表示,「如果未来一次或多次会议上有必要升息超过一码(0.25%),我们将这么做。」鹰派之王─联准会圣路易斯分行总裁布拉德三月二十二日接受彭博电视採访再次强调:「对今年利率提升到3%以上的建议(目前联邦利率为0.25~0.5%)。」
消息一出,美债殖利率上扬,截至三月二十二日为止,两年期美债殖利率收2.18%,五年期、十年期、二十年期、三十年期美债殖利率分别为:2.39%、2.38%、2.71%、2.6%,五年期与十年期美债出现倒挂,二十年期与三十年期美债出现倒挂,如果维持一段不算短的时间的话,那么过去四十年来预测经济衰退最准的工具给的警讯就得仔细看待。
非必需和科技产品 库存过剩风险提高
当然,在高通膨和联准会升息的双重夹击下,华尔街最近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何时会陷入衰退,儘管殖利率倒挂并不保证会出现经济衰退,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周期模型还是给出了一个最新的预测:五至十个月!
理由之一是,各国政府因疫情衝击而过度满足民眾的需求,但这种救急措施是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供应链瓶颈造成过度订购,导致了库存意外的增加,简单说,2020-2021年的主轴是什么都缺、什么都买,2022年是库存过剩的风险正在提高中。
最近显卡的大幅下跌,TDDI的提前降价,再回溯到联电前次法说会的二十八奈米2023年小幅供过于求的论点,今年需要特别注意非必需消费品和科技产品的库存问题。
俄乌战争 晶片荒有解?
车用晶片是当前半导体供应链最吃紧的一环,从三次石油危机期间,全球汽车销售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汽车产量由3992万辆下降到3300万辆,降幅17.3%。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汽车产量由4230万辆降低到3852万辆,降幅8.9%。第三次石油危机期间:1990年下半年,世界汽车产量由4970万辆降低到4698万辆,降幅达 5.47%。或许俄乌战争就是缺芯的解方。
不过,另一方面,高油价反倒成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机会,这次俄乌战争引发的大宗商品上涨潮中,少被台股投资人注意到的是电池级碳酸锂出厂价最高已达到每吨五十三万人民币(下同),记得去年底、今年初还在每吨三十万,三个月不到,涨幅超过七成。
高油价推一把 新能源车类股可留意
一般而言,电池价格上涨10%,对应每度电成本上涨一百元左右,以整车带电量50wh计算,对应整车成本上涨五千元以上,三月份以来已经有超过二十家新能源车公司,近四十款车型宣布涨价,其中以特斯拉七天连三涨,分别是三月十日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一万元;三月十五日Model 3后轮驱动版、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涨价1.8~2万元;三月十七日后轮驱动Model Y涨价15,060元,第二季或可注意新能源车相关的投资机会。
本文作者:洪宝山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26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