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西门国小学生陈思铨,在写信之余,不忘画上可爱的长辈图。(陈宏嘉老师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桃园市西门国小学生陈思铨,在写信之余,不忘画上可爱的长辈图。(陈宏嘉老师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南投朝日长照机构的长辈们在收到学生们寄来的信件后,显得十分开心。(南投朝日长照机构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南投朝日长照机构的长辈们在收到学生们寄来的信件后,显得十分开心。(南投朝日长照机构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整天宅在家?去儿童乐园玩?」如何看待儿童节,对桃园市西门国小六年级同学来说,今年可能会有一番不同感受。在詹国政与陈宏嘉两位老师安排下,六年一班与六年四班同学们选择以一人一封信方式,写信关怀与问候南投朝日长照机构的长辈们;藉由亲笔写信给长辈们,学生们从过往「被照顾者」,摇身一变成「关怀者」角色,既翻转传统儿童节意义,无形中也让学生们上了堂「青银共好」的代间教育课程。

每年儿童节可说是每位小学生最期待的节庆假日之一。然而,除了期待放假、收礼物,今年的儿童节有没有可能变出新花样,或许桃园市西门国小六年级学生答案会特别有意义。

西门国小六年四班陈宏嘉老师指出,会办「童银未来同乐会」这个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落实素养导向的学习,将课程与生活做结合。一是体现小学教育的核心,亦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课程跟孩子介绍高龄、超高龄社会,让孩子们瞭解到未来他们必须学习跟银髮长辈共处。

陈宏嘉称,这是结合艺文、社会领域的课程,让孩子能从课程里发展出社会关怀与社会参与的素养能力。希望孩子们在儿童节时,除享受他们身为儿童的权利外,教导这群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踏入青少年的同时,也要学会负起关怀他人的责任。

西门国小六年四班学生张恩美表示,自己从小过了12次的儿童节,这是第一次在儿童节时写信给长照中心的长辈们,在老师介绍后,发现这些长辈跟我们小孩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爱讲话、吃零食、喜欢看电视等,很开心能在儿童节有这样的活动。另一位学生简子恩则表示,老师让全班每人都写了一封信,觉得自己可以带给长辈们温暖与鼓励,是很特别的一次儿童节体验。

此外,实习老师邱昭宪认为,很荣幸能一起规画这次儿童节长者关怀活动,希望能藉由这次机会让学生理解到除儿童需要被照顾外,还有一群更需要人关怀的银髮族群,而这些长辈们相较一般人更不便于生活,需要更多的照护和关心。

他说,虽然学生日常生活中除家中长辈外可能不会接触到太多老年人,但如何让学生们知道运用微薄的力量表达心意和关怀,也是我们教师的一项课题,可能一句话、一张图,都能让长者们感受到我们散发的温度,传达我们的心意。透过这次活动,希望学生们能获得更多关怀社会的情感和情谊,多一分充满热忱的爱护,也就能多一分在社会上的温暖,使更多人感受到我们的热心。

而南投朝日长照机构负责人简千翔表示,当初设立朝日长照中心时,就立愿要把所有入住的长辈们,都当作是自己的阿嬷般对待。我的阿嬷以前是个老师,喜欢跟孩子互动,而我看到中心里的其他长辈,也喜欢小孩子能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

简千翔称,这次跟桃园市西门国小合作,举办这次的「童银未来同乐会」的活动,除让孩子知道未来高龄化社会时,他们要学着跟长辈互动,另外也让我们中心的长辈们在看卡片跟信时,能够开开心心的,这种跨越年龄的共好文化,希望将来可以延续并形成代间教育,让老人家跟其他世代的人们,能有更良好互动与交流。

#儿童节 #关怀 #共好文化 #长辈 #西门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