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心臟,除了避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伤害因子之外,新近的研究范畴也多指向研究肠道菌与心血管、心臟健康之间的关联性。营养专家指出,不只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伤害心血管,近年来广被讨论的消化代谢物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要是在体内的浓度过高,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3种饮食可以调降氧化三甲胺指数,护心更整肠。
●甚么是氧化三甲胺?
当人体消化吸收如猪肉、牛肉等红肉营养后,所剩下的残余物质,会被肠道菌利用与代谢,这时就产生具臭味与挥发性的三甲胺。
营养学博士吴映蓉与营养师翁德志、李芷薇在《肠道菌对了,身心就健康》书中提到,三甲胺也会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臟,成为氧化三甲胺后再进入血液,促使免疫细胞异常堆积在血管壁上,并且强化血小板凝集力,不但容易形成血栓,也使血管窄化,大增中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台大北护分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吴伟恺指出,多项人体研究也已经证实,血液中的氧化三甲胺浓度,在心血管疾病病患族群中,是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后因子。现今科学家正积极研究透过调节人体肠道菌,来降低体内氧化三甲胺,设法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度与死亡率。
●护心顾肠这样吃 地中海饮食能降氧化三甲胺浓度
营养师指出,以植物类食材为主、减少过度摄取红肉与加工食品、摄取全谷类、植物油与低脂白肉的地中海饮食法,是目前了解最能调降体内氧化三甲胺浓度的饮食法。
其次,日常选择无糖优格、优酪乳、纳豆、泡菜或市售益生菌,也能藉由稳定肠道菌相,降低体内发炎风险。
●其他能调控心血管疾病的营养素
1.茄红素: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番茄、红萝卜、红葡萄柚中含量丰富。
2.大豆异黄酮:抑制血小板凝集、防血栓,可以选择黄豆、红豆、毛豆及豆腐等。
3.Omega-3脂肪酸:助维持血管弹性使血流顺畅,日常可酌量摄取包括鲑鱼、鲭鱼、秋刀鱼及坚果如核桃。
●温差是心血管大敌 10大食材吃出强健心臟
近日乍暖还寒,温差一日数变,正是心血管疾病好发季节。想强化心血管又养护肠道,下列10种当季食材可以多做选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