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说,动态清零政策与鼓励疫苗加强接种策略,都是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

他认为,有了前期努力建立的疫苗屏障,目前看效果是明显的,上海这一次,大家关注到,极低的重症率,可以说与此有很大关系,打过疫苗的年轻人几乎不会发生重症。但是,脆弱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没有打过疫苗的老年人,仍然面临较大的风险。全球的数据都显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是疫情中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这也就是之前强调,Omicron不是大号流感,它会咬人的,主要会咬伤没打过疫苗的老年人。现阶段,大陆是通过对动态清零策略的贯彻,以及希望每位高龄人打疫苗加强针来达到对疫情中最易受伤的群体有很好的保护。

张文宏进一步表示, 当下任务就是要尽快遏制本波的疫情的继续蔓延,实现社会面清零,让上海的生活与经济快速恢復正常。Omicron的变异株特徵与最初的新冠病毒已经发生重大改变,重症率与致死率大幅度下降,但传播率与感染率大幅度上升。可以说是此消彼长。为了彻底摆脱新冠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全球范围内都在试图建立一个可以面向未来的抗疫模式。

中国在抗疫的第一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既维持了国家的开放,也保持了最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深得民心。现在随着Omicron变异株的侵犯,抗疫的第二阶段来临,因为它无症状量大,隐匿性强,清零的仗更加难打。一定还会通过持续的探索,在抗疫方面探寻保持低感染率与病死率的科学道路。未来抗疫的压力依然存在,需要不断提升医疗体系能力,一个为新冠病例大幅度上升做好充分准备的医疗体系以及有充足的医疗资源储备,在未来疫情的衝击面前,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这一波Omicron袭击来的很快很猛,对医疗体系造成了衝击,特别是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了衝击。尽快实现动态清零,有助于尽早恢復正常的医疗秩序,让各类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都能得到好的医疗照顾。上海医疗救治力量在这次疫情的衝击下,加紧强化医疗救治工作品质,促进同质化规范化治疗,实施分类收治。」

他进一步介绍,华山医院新冠救治病房目前是张继明教授在做技术负责,他们争取让不同专科专家负责不同治疗组,对各种基础疾病患者合併新冠感染后的救治,进行了专科分类与分层;瑞金医院也组建了多学科救治团队,每天给新冠病房症状较重的病人进行集体查房。这些经验,还需要不断探索,以提升对新冠感染者的分类救治能力与效果。

他认为,在这一波动态清零过程中,更大的启示是应该为下一阶段的抗疫做更充分的准备,应该在对老年人的加强针接种,药物储备,核酸检测能力、隔离病房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等方面作更积极的建设。如果不建成强大的抗疫体系,即使这次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明天仍然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张文宏强调,这次上海动态清零的实践过程中,医疗救治仅仅是整个动态清零体系的一小部分。作为临床救治专家,呼吁大家除了关注脆弱患病人群的保护外,还要重视动态清零的系统性建设。在疫情衝击下,要有一个与Omicron作战的大拼图,拼图里面有老百姓和整个社会在疫情下的基本需求。如果把这张拼图中的一块块都落到实处,精准填上,不能漏掉任何一块,就能赢得这场胜利。这一波Omicron突如其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快速传播特徵,对社会造成非常大的衝击,上海市民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要实现动态清零,拼好这张「大图」,缓解大家的压力和困难,一定是需要很多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这时候怎么办?大陆有体制优势,八方来援,国家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但是还需要社会的各个层面,现在上海把每一个行政干部、党员都动员起来,与所有的市民一起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把这个动态清零大战的拼图拼完整,这几天,市场的力量也在释放中,快递小哥出来了,电商平台也在恢復中。这场战役在动态清零的同时,还要保证老百姓的「医」食住行。只有发挥了所有的社会资源与力量,我们才能努力保证百姓的「医」食住行,打赢这场战役。

最后,张文宏表示,「抗疫精神」已经载入史册,随着抗疫的胜利,所经歷的抗疫也会成为一段值得记取的歷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成为所有力量不懈奋斗的目标。

#动态清零 #抗疫 #救治 #医疗 #张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