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21是「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日」,这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癌变,俗称急性血癌。与其他发展日程漫长的癌种相比,急性血癌的特色就是发作快而突然,许多人可能昨天还活蹦乱跳,今天就突然发病。更危险的是,急性血癌的病情往往来得既凶猛又严重,令人措手不及。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理事长周文坚医师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状包括「脸色苍白疲倦」、「不明原因发烧」、「未碰撞却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四大症状,应儘速寻求医疗。急性血癌并非绝症,把握治疗黄金期是关键。
●发病原因不明 症状不具特异性 常被误判或忽略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侯信安医师指出,急性血癌患者会因骨髓内未成熟的芽细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中,并且取代正常血球。
其中红血球若不够,会导致脸色苍白、气喘如牛;正常白血球若不足,易感染发烧;异常血球若大量增生在骨髓,则会造成骨髓膨胀、关节疼痛;血小板若不足,凝血功能变差,有的患者可能有异常流鼻血、牙龈出血、拔牙后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处瘀青。女性患者则会出现经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经期拉长。
侯信安医师强调,急性血癌的起初症状不具特异性,很容易被当成其他疾病而被误判或忽略。临床观察,有患者长时间发烧、疲倦,以为感冒迟迟未癒;也有患者牙龈持续出血,以为罹患牙周病,找牙医检查,牙口却很健康;也有病人血尿以为是结石,常常经过各种检查后也查不出病因。
建议有「脸色苍白疲倦」、「不明原因发烧」、「未碰撞却有瘀青出血,尤其身体不容易触碰的部位,如大腿内侧」、「骨骼疼痛」四大症状者,最好透过血液检查,确认血球是否异常,或再进一步进行骨髓检查。
●急性血癌并非绝症 掌握治疗黄金期 痊癒机会大提升
根据卫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记报告,台湾每年新增约850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因病情恶化快速,若是延迟就医,恐引起严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因此一送医就住进重症加护病房。
为让更多人提防急性血癌为害,血液病学会特别成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卫教网站」,提供症状、治疗、日常照护全方位资讯。
侯信安医师说,很多人一听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联想到致命血癌,可能因为过去治疗武器仅有化学治疗与干细胞移植,病患存活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几年有多款创新标靶药物登台,可延长存活、提升治癒机会。医师指出,药物治疗对年长或共病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少、耐受性高,存活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年轻患者透过精准治疗,可强化治疗深度,让骨髓移植效果更佳,大幅提提升痊癒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