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桃源区为国内青梅最大产地,但在今年几波寒流影响下,产量较去年增加约3成来到9085公吨,高市府与农粮署因此启动1200公吨的青梅收购计画。立委指出,过去作物预警灯号仅针对叶菜类,叶菜类以外的农作预警机制应儘速建立。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承诺,将适当把掌控的农产资讯和地方政府、农会、农民团体分享,好让各界知道产销调节的目标。
受今年寒流影响,高雄青梅产量比去年多3成,从去年7300多公吨增加到今年9085公吨,但遇上疫情使得订单减少等因素,产量大增导致盘商不愿意收购,满园的青梅落果成河腐烂,让农民欲哭无泪。
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今(27)日审查曾铭宗委员等20人拟具「农民退休储金条例第七条条文修正草案」案。
民进党立委邱议莹表示,寒流促进青梅开花使得今年产量比去年多3成,然而这么多产量对农民并非好事,加上盘商不愿意收购,而农粮署过去发布的农作物预警灯号的只有白菜、高丽菜等叶菜类,但果树类作物却没有预警灯号,所以今年青梅产量多了这么多只好由高雄市农业局和农粮署启动收购计画,果树类及其他农作物的预警机制应儘速建立。
陈吉仲坦言,这次桃源区的青梅收购确实处理比较慢,这次不只和高雄市政府合作,也调动南投县农会将2-3成的青梅以适当价格来加工,至于农会收购青梅时普遍反映果粒卖像不佳,「各单位都很愿意配合加工,但如果现场农民连基本分级都不愿意,真的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陈吉仲表示,同意儘速建立叶菜类以外作物的预警机制,而产销资讯汇整不能只有农委会掌握,承诺将适当把掌控的产销资讯和地方政府、农业局、农会、农民团体一併知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