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逐渐迈向与病毒共存,前疾管署长张鸿仁表示,依照目前疫情状况分出2类人防疫模式,如自由派,没有慢性病且已打满3剂的年轻人,另一类是珍惜生命型,做好各种防疫措施,几乎足不出户的人,但在这波疫情中,如果是属于高危险族群,也要尽量避免外出,他表示年轻健康与高风险群,两者的做法可以非常不一样,因此要依照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决定如何与病毒共存。

张鸿仁近日于个人脸书指出,从现在开始抗疫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与病毒共存就是每个人决定自己可以接受什么样的风险,举例来说,若本身是「自由派」,又是年轻族群,且没有慢性病,也乖乖打了3剂疫苗,「那么感染又如何?」确诊后无症状,也不会知道自己已感染;有症状就监控体温、血氧,有疑问就透过视讯医疗平台谘询,依照医师指示决定下一步。

张鸿仁说,如果是「珍惜生命型」,且做到全面防护,再加上大部分时间宅不出门,就先坚持这一段时间,等这波疫情告一段落后再说;若是高危险群,或是家中成员有人是高风险族群,也要尽量避免外出。

另外,张鸿仁说,没事不要乱筛检,要先想清楚为什么要筛,有没有相关症状或接触史,没症状就先观察,并注意不要传染给身边的人,若还是很担心,要想清楚如果筛出阳性,下一步要怎么做?相对的,年轻健康与高风险群,两者的做法可以非常不一样,因此要依照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决定如何与病毒共存。

#与病毒共存 #新冠肺炎 #台湾 #社区感染 #Omi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