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慧城市展,电子大厂和硕打破低调作风,推出多款5G电信设备,无独有偶,仁宝也不落人后,推出多款新品。但电信设备向来非台湾大型电子厂主力产品,为何这些大厂近年要力拚网通?原来是剑指这个商机。

「你看,这个是可以手拉着跑的,这个甚至可以直接扛在肩上,现场就建构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现身智慧城市展,指着一个行李箱、一个工具箱这么说。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图/远见提供)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图/远见提供)

原来,这是和硕最新推出的小型5G设备,不若以往需要一整个机柜,强调机动性,也较便宜。童子贤强调,这些设备甚至可以接受卫星讯号,而能在战争、天灾或通讯品质不佳处,也能分享讯号给邻近设备。

本次和硕推出两款可移动式一体式机箱,此机台为公事包状的20公斤机箱。(图/远见提供)
本次和硕推出两款可移动式一体式机箱,此机台为公事包状的20公斤机箱。(图/远见提供)

「近期俄乌战事摧毁很多基建,但通讯没甚么影响,正是因为现在的通讯,不像以往要拉一堆线了,」童子贤解释,5G作为最新的无线通讯技术,带给世界的影响,不只是「手机用起来变顺」,而是各类设备互联,「如果成功带动,会对台湾产值有很大影响。」

本次和硕推出两款可移动式一体式机箱,此机台为行李箱状的65公斤机箱。(图/远见提供)
本次和硕推出两款可移动式一体式机箱,此机台为行李箱状的65公斤机箱。(图/远见提供)

而笔电代工大厂仁宝,也推出5G网通新品,包括分别可应用于室内、室外的5G小基站。

仁宝2020年以来陆续推出5G小基站、通讯模组、无线网路分享器等,仁宝业务一处总监张尹奕指出,早期仁宝代工手机,已累积超过20年的通讯技术,目前将技术加值为模组、产品,主力进攻智慧工厂等工业用5G通讯商机。

仁宝5G小基站。(图/远见提供)
仁宝5G小基站。(图/远见提供)

除了手机之外,网通及电信设备,向来不是大型电子代工厂的营收主力,但为何这些网通产品,能让这些大厂打破过往的低调,纷纷大秀新品?原来,背后剑指的是5G的系统整合商机。

攻高门槛网通系统,台厂等到好时机

业内人士指出,台湾电子厂过去从事的多是个位数毛利率的手机、消费性网通设备(WiFi分享器等)代工,反观电信设备整合系统的毛利,则可达三至四成。如何打进高毛利的设备市场,成为台湾电子业积极备战的业务。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资深产业分析师徐子明点出,儘管电信设备与台湾代工厂的制造技术相通,但5G对通讯品质、产品稳定性要求极高,更要有良好的软体协助运作,门槛相对高。

此外,徐子明表示,电信设备厂商(如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与各电信商合作已久,除非有特别理由,否则电信设备商很少遭电信商替换。此外,电信设备厂商更在各种国际通讯组织中担任要职,能主导产品规格并配合自家研发能量,相对后进者掌握先发优势。

不过,这个游戏规则,在5G逐步发展时被「开放式电信架构」打破了,台厂也顺势迎来两个转机,因而近年力拚网通产业。

转机1:电信商不愿被「绑架」,成为新进设备业者商机。

所谓的开放式电信架构,是指电信营运商只要购买符合规范的设备,再利用云端系统或软体便可建立终端的接取网路系统,可不再局限设备供应商必须「只能找一家」的限制。

举个例子,可以採用A公司设计的核心网路、B公司提供的天线和基地台,再找C公司提供的网路交换器,以及D公司提供的路由器等网路串接设备,当然,最关键是系统整合商的软硬整合能力。

徐子明指出,5G时代来临,但频谱费用与基地台建置成本都大幅提升,造成电信商开始想引入更多供应商业者竞争,来降低成本,因此也给了台厂发展的机会。

一位电子大厂高阶主管也指出,儘管传统设备业者的解决方案比较完整,但部分新进业者的解决方案,价格仅有传统业者的六至七成,「让电信设备市场的结构改变了,只差这些(新进)业者如何逐步拉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完整度。」

转机2:去中化浪潮,陆厂跌倒台厂吃饱。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资料,2021年中国大陆与欧洲电信设备商仍占据全球逾70%市占率,前三大业者分别为中国大陆华为30%、瑞典爱立信23%、芬兰诺基亚20%。

儘管华为仍有庞大中国大陆市场支撑,但在非中市场,则遭遇美国等国制裁,「让出」了不少市场。

像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去年(2021)7月表决19亿美元补助计画,协助美国厂商汰换华为、中兴等陆厂设备,而欧洲各国也有封杀与补贴措施。

一名电子大厂主管指出,往前看,中美对峙让台厂拥有发展网通设备系统整合的机会,而往后看,现在产品也还没进入成熟期,仍有较高毛利,所以现在或许是台厂发展网通设备「最好的时机」。

进军5G开放式架构,有希望但也有挑战

甚至,这两个转机,不禁让人联想到伺服器产业发展至今、产值破兆的成功轨迹。

台厂在约20年前开始为戴尔(Dell)、HPE(前身为HP企业产品部门)等品牌代工伺服器,使台厂逐步累积伺服器相关技术。

而约10年前,Google、Meta(前身为Facebook)、亚马逊等云端业者,开始扩大向台厂直接订购伺服器,跳过中间的品牌商,让台厂的供应链地位及获利都提升,造就台湾伺服器产业如今破兆元产值的地位。

而如今5G开放式架构,也可望仿效过去伺服器的经验,跳过电信设备品牌,直接出货给电信商或有需求的业者(如智慧工厂)的模式。

一名业者指出,这确实是发生中的趋势,也是台厂的机会。不过,也要考量到与伺服器产业发展轨迹的不同:传统电信设备商仍拥有自己的工厂,来制造核心的网通设备,并不如伺服器品牌业者,全交给台厂代工,仅有鸿海等少数台厂有代工到电信设备商的产品,而有练兵机会。

徐子明认为,确实台厂潜在的5G开放式架构商机不小,但仍有几个门槛需要跨过。

第一,站对技术。目前已有十多家台厂加入的开放架构联盟(O-RAN与TIP)所制定规格,一旦能变成国际标准,才会对台厂更有利。

第二,软体实力需要补齐。开发软体需要长期投资人力,营收也相对低,因此过去台厂相对不愿投资。不过,有软体支持整体的讯号收发稳定、快速、设备互联与支援,是解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第三,实际进入场域,需时间磨合技术。目前电信商仅主要开放几种场景给新进业者尝试,多为人口较少的地方、落后的技术(如4G)、企业用途。而后者,如智慧工厂的5G专网,会是传统电信设备商力有未逮、而台厂可着重的商机。不过,现场会有许多问题需要磨合,例如与各厂牌手机、设备串联与测试等。

第四,商业模式与过往不同。台湾电子厂商模式以规模化制造为主,不过在智慧工厂等5G专网等场域,因每个场域都不同,所以是少量多样的商模。徐子明指出,如广达等业者,便将旗下网通相关部门拆分出去,专门服务不同场域的客户,商业模式也不相同。

本文作者:毛凯恩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6月号431期》)

《远见杂志5月号431期》
《远见杂志5月号431期》
#全球 #世界 #仁宝 #系统 #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