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本土疫情急遽升温,引进移工几乎陷于停顿,加上人蛇集团猖獗导致外籍移工落跑「洗工」现象暴增,大量依赖外籍渔工的台湾渔业只能望洋兴嘆,渔民生计大受影响,只能去贷款或申请纾困度日。

「我们渔会信用部从去年5月开始就婉拒从外县市来贷款的渔船主了!」东港区渔会总干事郑钰宸说,不论是政府发放的渔民生活纾困补贴金或是渔民贷款,渔会工作同仁都会全力协助,帮助本地渔民们度过难关,但针对外县市一些大型船只、公司行号的借贷,早在去年起便已婉拒。

郑钰宸指出,前年疫情开始在台湾爆发,政府推出纾困补贴,渔船每公吨可申请4万元、1年内无息贷款,以较大宗的CT4渔船(渔船吨数为50吨以上,未满100吨)为例,最高可申请400万元,对于渔船修缮、营运周转都是一大助益,但由于申请人太踊跃、金额太大,导致渔会信用部需向农业金库借支10亿元放款给渔民朋友纾困。

郑钰宸表示,渔会信用部过往的逾期放款比率都能维持在1%以下,但近2年为了配合政府相关政策,已有上升趋势,因此许多人力必须运用在催收帐款上,以免渔民朋友债务累积过高,反而造成更大还款压力。

台湾鲔延绳钓协会不断辅导船东们,建立透明可受公评的聘雇管理模式,渔船环境也大幅改善,包括宽敞明亮的休息室、电视机、冷气等,以及有效控管工作时间的打卡钟。(图/台湾鲔延绳钓协会提供)
台湾鲔延绳钓协会不断辅导船东们,建立透明可受公评的聘雇管理模式,渔船环境也大幅改善,包括宽敞明亮的休息室、电视机、冷气等,以及有效控管工作时间的打卡钟。(图/台湾鲔延绳钓协会提供)

台湾鲔延绳钓协会秘书长何世杰说,国际油价、渔业饵料等杂支大涨,导致现在出海一趟成本相较以往大涨约3成,加上渔工薪资、工作绩效奖金、期满奖金、资歷加给等为了留住好用的人才而给予的福利,都让经营成本不断垫高,一旦渔获量不如预期,马上面临经营窘境。

何世杰指出,台湾拥有近1100艘远洋船队,过往常遭国际舆论点名,包括渔工超时工作、遭扣留身分证件、管理暴力、不当苛扣薪资及饮食安全卫生等。因此协会不断辅导船东们,建立透明可受公评的聘雇管理模式,以同理心对待远渡重洋来台打拚的外籍渔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营渔业35年的老船长阿发说,「有可能下班时间到了,就眼睁睁看着渔汛从眼前溜过吗?」现在到处都在讲人权,台湾政府为了国际名声,即使非会员国仍需配合相关政策,连海上作业的渔工都要求有上下班时间,为了讨生活只好更多聘请人力,但除了渔工逃逸的问题,现在确诊比例每天那么多,一但有船员确诊就无法出海,跟三级警戒没两样,搞得大家焦头烂额。

立法委员苏震清直言,过去两年他已经陆续协助解决很多因为疫情而起的问题,例如远洋渔船船员随船返港入境后的防疫措施,以及去年三级警戒期间渔船船员疫苗的问题,都随着指挥中心防疫政策不断调整,但无论规定怎么变,渔业署必须要做好与第一线渔民沟通的工作,防疫政策不断滚动检讨、贴近实情,才不会让渔民们无所适从。

立法委员苏震清指出,现行许多法规对于渔民太过苛刻,渔业署相关单位应与时俱进,防疫等政策随时滚动检讨,才能实质解决渔业困境。(图/立委苏震清提供)
立法委员苏震清指出,现行许多法规对于渔民太过苛刻,渔业署相关单位应与时俱进,防疫等政策随时滚动检讨,才能实质解决渔业困境。(图/立委苏震清提供)

更多 CTWANT 报导

#渔民 #渔船 #渔会 #渔工 #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