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升温,目前国内整体感染率为5%,若以年龄区分,年轻族群、12岁以下儿童都高于平均值,而65岁长者虽然比率较低,但中重症、死亡风险却较高。针对当前疫情,公卫学者表示,整体的流行曲线已不是重点,而应锁定中重症流行曲线,对于未打疫苗族群、长者,应提高快筛速率,一旦有接触史,1周内应快筛2次,以利及早诊断、及早投药。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表示,国内整体族群感染率已来到5%,平均20人有1人感染,多数都是无症状、轻症,而年轻族群因群聚能力高,带来的感染率相对就高,社交活动能力高的18~29岁青年,达6.45%,另12岁以下儿童,因家户感染增加,感染比率也高于平均值,达5.84%。

感染率最低则为65岁以上长者,其中65~74岁为2.58%、75岁以上为2.55%,但由于长者中、重症风险高,导致后续死亡风险高,陈秀熙表示,保护这个族群才可能达成「重症减害」,而对于小于12岁儿童由于其多数未施打疫苗且家户感染风险提高,造成其感染率亦约有6%,仍应提高警觉。

陈秀熙表示,因Omicron无症状、轻症个案多,未来台湾整体感染率升高是无法阻挡的,大家也要适应这个趋势,应关注的重点是中重症的流行曲线,而不是流行曲线的高峰。台湾的流行曲线和纽西兰相近,纽西兰在经歷高峰期后出现平缓震盪,台湾若能做到「重症减害」,轻症、无症状自我监测,就能慢慢回归流感模式,维持地方性流行。

在目前族群发生率为5%的情况下,快筛阳性后的整体检测感染机率约为8成,而这个机率会由于不同疫苗状态而有所不同,对于未接种、接种基础剂及接种追加剂3个族群,在检测敏感度对于未施打疫苗者为100%、基础剂为66%、追加剂为51%。

陈秀熙强调,应针对年老的、未施打疫苗的族群,优先提升快筛筛检率。速率越快,中、重症降低越快,流行受到控制的速度也越快。针对这2者,若有接触史,应在1周内接受2次快筛,及早找出病例,及早投药。

依台湾5月1日至21日疾病进展模型推估,在抗病毒药物介入下降中重症及死亡风险,若无抗病毒药物介入,中症人数将持续增加,而若台湾有效精准使用抗病毒药物于高风险中重症族群,预防中症效益为70%,6月15日中症人数可减低至50人,达流行初期标准。

#儿童染疫率 #未打疫苗 #长者 #接触史 #快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