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会昨天通过「因应疫情新一波振兴作为」,将针对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观光业等产业,投入164.9亿元振兴。国民党上午批评,相关补助小商家「看得到、吃不到」,且现在疫情仍延烧,当前相关产业需要的是纾困,而非振兴。
士林夜市自治会理事长苏文山也质疑,这波疫情,士林夜市整体业绩掉九成,晚上空荡荡,开门做生意就是要亏钱,政府振兴方案,实体店面给10万元,摊贩给2万元,但要写企画书,但很多摊商连智慧型手机都不会用,怎么写企画书?
国民党副秘书长王育敏呼吁,蔡政府对于商圈业者的纾困,应补助店家租金、员工最低薪资2至3个月,并减免相关税金,协助营运资金的低利贷款。
王育敏表示,蔡英文政府4月初仓促宣布防疫政策走向「共存」,导致疫情急速蔓延,让民眾自主性降低外出消费意愿,重创商圈、餐饮、服饰营运,连艺人经营的服饰店也传出顶让或退租讯息,商家生计濒临危机。
经济部统计,今年4月份餐饮业营业额为620亿元,较今年1月份759亿元衰退18.3%,也较去年同期下跌5.8%。服饰零售业今年四月营业额为251亿元,较今年1月份364亿元惨跌31%,也较去年同期下跌1.7%。
「4月只是衰退的先兆,5月才是雪崩的开始」。王育敏表示,疫情5月升温,确诊及居隔人数持续增加,民眾自我保护的模式已经启动,大幅减少外出採购、聚会外食消费行为,商圈店家营业额从5月份起恐面临雪崩式遽降经营危机。
台北市婚纱摄影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王荣文表示,今年疫情比前两年更严重,婚摄业应收减少近四成,银行贷款也不容易,部分业者为了生计只好拿房子抵押,望政府给予房租或员工薪水补助,或至少由公会出证明作保,提供低利率贷款。
府中商圈荣誉理事长洪启峰也说,蔡政府这次振兴补助有很多限制,对小吃店申请难度高,还要写行销计画才补助,会有困难;应协助店家撑过这时候再谈振兴,政府列管、匡列店家条件也能再宽松一点。
乌来温泉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何应明表示,乌来以观光服务业为主,有约60家温泉业者,目前30家关闭;30间餐饮业,近20家关门,租金、贷款、薪水、水电费都缴不出来,政府振兴方案看得到吃不到,应协助纾困共度难关。
国民党表示,蔡政府纾困如同防疫一样「慢半拍」,疫情延烧一个半月后才提出「因应疫情新一波振兴作为」,其中「助产业」的补助餐饮业者行销方案僧多粥少;「减负担」中租金减收措施,也须是承租国有不动产,对许多店家没有帮助。
国民党呼吁,蔡政府「助产业」应「及时到位」,如同去年纾困4.0,直接补助营业受损商家的店家租金及员工薪资等,才能真正解业者燃眉之急,「及时纾困、确实到位」,避免引爆大规模的关店潮或退租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