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石门水库每年会产生大量淤泥,由于清运费用高,在地市议员李柏坊呼吁市府重视沉淀池淤泥活化再利用,建议可发展泥雕文创产品、举行泥塑祭,甚至牵线莺歌陶瓷业者,盼能达到资源再生。
石门水库每年入砂量约有342万立方公尺的淤泥,其中约有2至30万立方公尺会进入沉淀池,静置2、3年去除水分后送往台北港填海造陆。北水局坦言,淤泥运输费用1立方公尺就要500元,费用的确不便宜,今年总清淤目标为440万立方公尺,要达到「清出比进来多」的目标,为水库争取更多空间。
李柏坊展示以水库淤泥创作出的陶瓷品,他说,颱风的侵袭导致每年有大量淤泥进到石门水库,北水局需要再耗费高昂运费将淤泥运送到台北港,但淤泥并不是废弃物,陶瓷业者可将淤泥转化为艺术品,达到再利用的效果。
李柏坊表示,新北福隆可以举办沙雕季,桃园也可以在大汉溪畔公园办理泥塑祭,展出泥雕文创产品等。对此市长郑文灿回应,石门水库淤泥确实可再生利用,过去多以建材为主,陶瓷产品也是为良好的方向,而大汉溪沿岸有许多生态、文化及旅游等主题,未来会研议纳入泥塑活动。
北水局指出,石门水库沉淀池内的淤泥主要都是送往台北港填海造陆,针对回收再利用也有做相关研究,多数会做成建筑材料「骨材」,如淤泥混凝土、消波块等,过去也曾和彰化砖窑厂合作,无偿提供淤泥给业者烧制砖瓦,不过因淤泥运送成本高,制作出来的产品成本也会提升,为此几乎没有业者会主动索取,不过只要有业者有需求一定无偿提供。
北水局提及,李柏坊有牵线莺歌陶瓷业者愿意将淤泥烧制成陶瓷商品,业者希望能在石门水库沉淀池周遭找到合适地点设置工作坊,以降低淤泥的运费,过去曾公告有块地能给民眾做淤泥再生利用但无人闻问,业者可透过公告申请程序向北水局取得土地,不过工作坊营运还涉及经发局、水务局等业务范畴,目前还在筹备申请中,只要通过相关局处审核,我们乐观其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