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陆财政部网站今(6)日消息,经大陆国务院批准,2022年大陆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230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债。
消息称,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75亿元、50亿元、55亿元及50亿元。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现定于6月15日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包括2年期25亿元、3年期25亿元和5年期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
此外,针对近期大陆的经济形势,呼吁稳增长、救经济的声音越来越高,发行「特别国债」成为热议话题。对此,中国国债协会长、大陆财政部金融司前司长孙晓霞近日表示,需要再观望两个月,再判断是否需要发行特别国债。
孙晓霞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学术论坛举办的「当前形势下发行特别国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讨会中,做出上述表示。她说,大陆今年经济下行,地方财政收入锐减约40%,加上俄乌衝突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通膨,最后是基建投资乏力,都促使市场出现发行特别国债的呼声。
孙晓霞表示,当前各项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步释放,经济秩序开始恢復,因此她认为需要再向后观望两个月,再来判断是否需要发行特别国债。
至于如何在提高赤字率与发行特别国债之间做选择?孙晓霞认为,今年大陆财政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但实际赤字率更高,根据IMF预测是7.7%。若目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民生、保就业、稳增长」,选择提高赤字率或许更为妥当。
孙晓霞解释,由于特别国债不列入赤字,而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就需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以解决利息支付问题,避免增加财政负担。她建议,可以用特别国债资金去投资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实现可持续的投资收益,不仅可以带动其他资金进入市场,也可以用投资收益来覆盖特别国债产生的利息成本。
大陆曾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7年次贷危机初显端倪、流动性过剩及内部面临通膨压力,以及2020年疫情衝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